血吸虫病预防及控制.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吸虫病预防及控制

血吸虫病预防及控制   摘要:血吸虫病是一种以人畜为终末宿主,以钉螺为中间宿主的人畜共患疾病,建国前,我国许多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猖獗,严重危及我国人民的生命、生长、生育、生产、生活,是压在疫区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曾使许多地方田园荒芜,家破人亡,一片凄凉,呈现出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   关键词:血吸虫病 病原学 流行病学 症状 疾病防控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的肝、肠组织中发现了日本血吸虫卵,证明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现有血吸虫病人80万左右,其中每年出现的急性病例有一、两千例,为了加强血吸虫病的控制,我们需要更深刻地认识血吸虫病,了解什么是血吸虫病,它的症状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防治。   一、病原学   血吸虫病的病原是血吸虫。血吸虫的生活是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幼虫6个阶段。从毛蚴钻入钉螺至尾蚴形成,为无性生殖阶段,在中间宿主钉螺内完成;而从尾蚴、幼虫至成虫成熟产卵,为有性生殖阶段,在宿主内完成。   二、流行病学   (1)流行环节   1.传染源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保护宿主。保护宿主种类较多,主要有牛、猪、犬、羊、马、狗、猫及鼠类。   2.传播途径   造成传播必需具备下述三个条件:   (1)粪便入水 病人的粪便可以各种方式污染水源。有病畜随地大便亦可污染水源。   (2)钉螺孽生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水陆两栖,生活在水面上下,最易生长在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潮湿的环境中。   (3)接触疫水 饮用生水,尾蚴也可自口腔黏膜侵入,赤足行走在河边也有感染的可能。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均随接触疫水的机会不同,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渔民感染率最高,夏秋季感染机会最多,感染后有部分免疫力,无免疫力的非流行区的人如遭受大量尾蚴感染,则呈暴发流行。儿童初次大量感染也常发生急性血吸虫病。   (2)流行特征   1.地方性:血吸虫病的地理分布与钉螺分布相吻合。   2.人畜共患:迄今有人畜共患的流行区及只有动物感染的???源地,而不存在仅有人群病例而无动物感染的地区,因而认为血吸虫原系动物寄生虫,随其进化而成为人兽共患寄生虫。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一)发病机制   血吸虫尾蚴、幼虫、成虫、虫卵对宿主可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应。随着病程发展和虫卵内毛蚴死亡,免疫反应减弱,虫卵肉芽肿逐渐被吸收,最后变为纤维性瘢痕组织。   (二)病理变化   血吸虫主要寄生在肠系膜下静脉与直肠痔上静脉内。虫卵沉积于肠壁粘膜下层,顺门静脉血流至肝分支,故病变以肝与结肠最显著。   1 结肠   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为最重,横结肠、阑尾次之。   2 肝   早期肝明显充血、肿胀,表面光滑,有黄褐色粟粒样虫卵结节晚期干内门静脉分支的虫卵结节形成纤维组织,呈典型的干线纤维化。   3 脾   早期轻度充血、水肿、质软,晚期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脾淤血、组织增生、纤维化、血拴形成,呈进行性增大,可出新巨脾,继发脾功能亢进。   4 异位损害   指虫卵或(和)成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病变。肺部病变为间质性虫卵肉牙肿伴周围肺泡性浸润,脑部病以顶叶与颞叶的虫卵肉牙肿维多。   四、临床表现   (一)侵袭期: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二)急性期: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   1.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   2.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粘液。   3.肝脾肿大。   4.肺部症状 :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   (三)慢性期:多因急性期未曾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   (四)晚期: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晚期严重症状。   五、诊断鉴别   1、流行病史 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是诊断的必要条件,应仔细追问。   2、临床特点 具有急性或慢性、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体征,如发热、皮炎、荨麻疹、腹痛、腹泻、肝脾大等。   3、实验室检查 结合寄生虫学与免疫学检查指标进行诊断。轻型患者排出虫卵较少,而且间歇出现,需反复多次检查。   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血吸虫病是一种为害极大的寄生虫病,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有的骨瘦如柴,肚大如鼓;有的发育不良,成为侏儒;有的奄奄一息,挣扎在死亡线上。   七、疾病的预防控制   (一)防治策略   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主要可分成以下四个阶段:一是以消灭钉螺为主控制血吸虫病的防治阶段,二是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阶段,三是以采取化疗的方法来减少或控制疾病为目标的阶段,四是分类指导阶段。   (二)防治措施   1、控制传染源:普查普治病人等   2、切断传播途径:粪便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