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诺斯替主义与安娜·卡列尼娜肉体神圣化中断.docVIP

诺斯替主义与安娜·卡列尼娜肉体神圣化中断.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诺斯替主义与安娜·卡列尼娜肉体神圣化中断

诺斯替主义与安娜·卡列尼娜肉体神圣化中断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浮雕美质的人物。他用大量篇幅,通过多重视角来描写安娜的肉身之美,把安娜的性魅力充分展示出来,一方面让我们感叹造物之美,感叹天赋的激情与活力;另一方面又让我们体会造物之美的诱惑力以及潜在的破坏力。在安娜·卡列尼娜的身上,似乎已经看到了“永恒女性”的魅影,然而出于对内体的恐惧以及诺斯替主义立场,托尔斯泰不得不残忍地为安娜设计了一个惨烈的自杀结局,从而终止了肉体神圣化的可能。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诺斯替主义;列夫·托尔斯泰   中图分类号:1512.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3)02-0038-05   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浮雕般美质的人物。当我们虑及作家使用的不过就是二维平面的语言文字,就不能不为其惊人的“造型艺术”而折服。而这应当归功于作家“本人特有的高度才能,可以称之为对肉体的洞察力吧。”梅列日科夫斯基说:“似乎可以说,在世界文学中,在用语言描绘人体方面,没有可以与托尔斯泰相比的作家。”托尔斯泰是作家当中罕见的能够窥视肉体深渊的人,他没有停留在对人物外部肖像的静态刻画上,而是赋予描写以鲜明的动态性、多变性、复杂性、内在性,甚至是神秘性。他力图揭示出肉体与内在精神特性的关系。在安娜·卡列尼娜的身上,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永恒女性”的魅影,然而出于对肉体的恐惧以及诺斯替主义立场,托尔斯泰不得不残忍地为安娜设计了一个惨烈的自杀结局,从而终止了肉体神圣化的可能,令读者为之扼腕。   一、非符码化、非客体化的看视与激赏   对于安娜的外貌,小说通过众多人物的视角从正面或侧面作了细致精彩的描绘。首先,安娜的出场是通过弗龙斯基的眼睛带给读者的。本是不经意的一瞥,但弗龙斯基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这并不是因为她非常美丽,也不是因为她的整个姿态上所显露出来的优美文雅的风度,而是因为在她走过他身边时她那迷人的脸上的表情带着几分特别的柔情蜜意。”俄国上流社会美女如云,贵族男子是从不会缺??欣赏美的机遇的,然而美人之美如果冷若冰霜,也会拒人千里之外;而美之容貌,加上优美文雅的风度和特别的柔情蜜意,纵使男人心如枯井或者定力非凡也会为之所动。正是这不由自主地回头一瞥,安娜的形象便深深地镶嵌在了弗龙斯基的心中,从此开启了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癫狂浪漫之爱的序幕。这一段描写中,女性的“柔情蜜意”得到了特别强调,这是女性美与魅力的一个重要特质。这种特质是安娜的天然品格与自我呈现。   正因如此,弗龙斯基对安娜的看视是非符码化、非客体化的。非符码化是女性主义批评对符号学的借鉴。所谓非符码化是指不把女性置于男性霸权制定的规则之中予以概念化、标签化,而是把女性视为活生生的具体人格。非客体化则是客体化的反义词。客体化是一个哲学概念,俄国宗教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认为,客体化是反人格主义的,即不把他者视为主体和个性。在托尔斯泰笔下,由于弗龙斯基不自觉地回避了符码化和客体化,所以我们看到的安娜是一个活生生的充满魅力的女性。   安娜的魅力还可以从列文那里得到证明。列文没有弗龙斯基那样英俊潇洒的外表,但毫无疑问,他是小说中最有品位、深度和内涵的一个男人。列文的深邃凝重与安娜的优???美丽在人物设置上构成一种对位关系,然而在作品中这两个最重要的人物却只有一面之缘,这可能是作者有意识的安排,即把这唯一的一次会面设计成外显的“圆拱接榫处”,虽然托尔斯泰曾经声明“圆拱衔接得使人觉察不出什么地方是拱顶”。因此,托尔斯泰自己所说的“这所建筑物的联结不依靠情节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交往),而自有其内在的联系”,这种说法只能说披露了大文豪自己一半的想法。然而无论如何,这唯一一次会面,给列文造成了强有力的感官与精神震撼。列文虽然从未见过安娜,对其人其事早有耳闻。作者没有让列文即刻见到安娜,而是先让安娜美妙得惊人的画像把列文不由自主地吸引住,就如同弗龙斯基最初遇到安娜那样,都是不经意间的惊鸿一瞥。托尔斯泰三次运用了“凝视”一词,并且都辅之以状态词,如“定睛”、“目不转睛”和“得意而温柔”。颇有意味的是,原本是列文单一视角的凝视竟被写成观画者与画中人的相互凝视,不能不给人以似曾相识、神交已久的感觉。   继之安娜出场。列文的眼光由画像转移到本人身上,他发现安娜的脸上闪烁着一种特别的光辉。顿时,“列文的脸涨得绯红”。这一句节奏短促的描写生发出十分丰富的意蕴,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光芒”是托尔斯泰塑造安娜形象时频繁使用的一个意象,是安娜内在生命激情的自发性表征,这一表征与优雅的仪表、妩媚的面容、雍容娴雅的风度合成了安娜的外在之美。尤其是安娜脸上的光辉,既是其内在生命激情的自发性表征,也是其性感与性欲望的非自主的召唤。因此,列文的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