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护理 副本课件.ppt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护理 副本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护理 副本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定义、诱因、 诊断; 2.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要点; 3.掌握降糖药的分类和服用时间. 病史介绍 患者因“卵巢癌术后1年余,神志淡漠言语困难2小时”入院,神志淡漠,言语困难,平车推入病房,双侧晶体混浊,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中下腹可见约20cm手术疤痕,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肝脾肋下未及。 病史介绍 入院后急诊查血糖31.9mmol/L,酮体+ T:38.8℃ P:100次/分 R:22次/分 BP:130/80mmHg 医嘱告病重,给予心电监护、胰岛素、氯化钾、西乐葆、 酸左氧氟沙星应用 12.19 07:00患者神志清楚 T:36.3 ℃ P:90次/分 R:22次/分 BP:90/60mmHg 什么是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diabetes ketoacidosis): 是由于胰岛素不足以及升血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 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以至水、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失调,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 临床综合症。 主要诱因有哪些? 任何能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的因素,都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常见的诱因有: 1.感染,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 2.急性心肌梗塞、中风、手术、精神紧张等引起应激状态时。 3.胃肠道疾病引起呕吐、腹泻、厌食、导致重度失水和进食不足。 4.胰岛素剂量不足或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突然中断使用。 5. 妊娠和分娩。 6. 对胰岛素产生了抗药性。 7. 过多进食含脂肪多的食物、饮酒过度或过度限制进食 糖类食物(每天小于100克)。 8. 其他不明因素约占10%-30%。  酮症酸中毒按其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3种情况: 轻度实际上是指单纯酮症,并无酸中毒; 有轻、中度酸中毒者可列为中度; 重度则是指酮症酸中毒伴有昏迷者,或虽无昏迷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后者很容易进入昏迷状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 症状和体征:   1.糖尿病症状加重和胃肠道症状 DKA代偿期,病人表现 为原有糖尿病症状如多尿、口渴等症状加重,明显乏 力,体重减轻;随DKA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乃至不能进食进水。少数病人尤其是1 型糖尿病患儿可有广泛性急性腹痛,伴腹肌紧张及肠 鸣音减弱而易误诊为急腹症。原因未明,有认为可能 与脱水、低血钾所致胃肠道扩张或麻痹性肠梗阻等有 关。应注意或由少见的诱发DKA的急性原发性腹内疾 病引起。如非后者,纠正代谢紊乱腹痛即可缓解。   2.酸中毒大呼吸和酮臭味 又称Kussmaul呼吸,表现为 呼吸频率增快,呼吸深大,由酸中毒所致,当血 pH7.2时可能出现,以利排酸;当血pH7.0时则可发 生呼吸中枢受抑制而呼吸麻痹。重度DKA,部分患者 呼吸中可有类似烂苹果味的酮臭味。   3.脱水和(或)休克 中、重度DKA病人常有脱水症状和体 征。高血糖导致大量渗透性利尿,酸中毒时大量排出 细胞外液中的Na ,使脱水呈进水性加重。当脱水量 达体重的5%时,患者可有脱水征,如皮肤干燥,缺少 弹性,眼球及两颊下陷,眼压低,舌干而红。如脱水 量超过体重的15%时,则可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 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 及生命。    4.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头痛,继而烦躁不安或嗜睡,逐渐进入昏睡,各种反射由迟钝甚而消失,终至进入昏迷。意识障碍的原因尚未阐明。严重脱水、血浆渗透压增高,脑细胞脱水及缺氧等对脑组织功能均产生不良影响;有认为血中酮体尤其是乙酰乙酸浓度过高,可能与昏迷的产生关系密切,而β-羟丁酸堆积过多为导致酸中毒的重要因素,丙酮则大部分从呼吸排出且其毒性较小。 5.诱发疾病的表现 各种诱发病均有其自身的特殊表现,应予注意识别,避免与DKA相互混淆或相互掩盖而延误诊治。   DKA的诊断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想到DKA发生的可能性。DKA主要易发于1型糖尿病,对于某些发病急骤的1型糖尿病患儿,有时可误诊为急性感染或急腹症,临床应予以重视。2型糖尿病起病隐蔽,可能病后多年而未获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