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 “衬托”手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中 “衬托”手法

古诗中 “衬托”手法   摘 要: 古诗词鉴赏是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是难点与重点,其中概念名目繁多,容易混淆,给准确答题设置了障碍。作者就古诗词中最常见的衬托手法进行了归纳概括,旨在细化复习,强化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   关键词: 古诗词鉴赏 情景关系 动静结合 虚实相衬   一、情景关系   1.以景衬情。   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蜜意时,往往通过写景来衬托。“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一一对应,人之常情。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通过景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实现情景交融,最佳妙境在于“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如:   绝 句?摇?摇?摇?摇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色彩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以眼见之美景引发对家的回忆,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2.以景衬景。   诗歌离不开景物描写,同为写景,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次要之景在行文中是用来衬托服务于主要之景的。“万绿丛 中一点红”,使用“绿”就是为了衬托“红”,突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诗人写景时用“星垂”衬“平野阔”,“月涌”衬“大江流”,使得写景雄浑扩大,“开襟旷远”。这种以景衬景的写法使主要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鲜活。如:   宿建德江?摇?摇?摇?摇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以情衬情。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摇?摇?摇?摇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此诗以水的自然流淌的无情反衬人的无比情思,同时又以自己被贬的苦闷写友人被贬之地的遥远和途中孤寂的担忧,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牵挂和别时的恋恋不舍,达到了以情衬情的艺术效果,不仅显示了情之真,而且流露了情之浓。又如:   壬戌清明作?摇?摇?摇?摇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颔联以落花与啼鸟各自情感的对比,凸显受到打击的抗清志士的伤感,极言清廷帮腔的小人的麻木不仁,感情表达得含蓄委婉。   二、动静结合   1.以声衬静(幽静)。   钱钟书先生说:“寂静之幽深者,每得一声音衬托则愈加其静。”如:   鸟鸣涧?摇?摇?摇?摇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显示了春涧的幽静。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声音衬托山涧的幽静,收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不仅是生活体验,更包含朴素的辩证法。又如:   题破山寺后禅院?摇?摇?摇?摇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本诗自始至终静得让人掩卷之余,也受到禅心的洗礼,特别是末句以钟声写幽静,与“时鸣春涧中”可谓异曲同工。   2.化静为动(生机)。   化静为动,对本来静止的景物加以刻画,使之具有动感,静物写活,从而使作品富有生机,充满活力,情趣盎然。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将静态的视觉形象动态化,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摇?摇?摇?摇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山衔好月来”一句,十分巧妙,它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句诗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化静为动,与上句大雁带走愁心,相互映衬,使诗人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更加突出,且富有新意,耐人寻味。   3.化动为静(形象)。   化动为静,是将动态之景转化为静止状态,从而收到出人意料的新奇效果。如:   望庐山瀑布?摇?摇?摇?摇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突出水势之大,犹如白练,没有间隙。在李白的另一首诗歌《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也有类似的意境。“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前一句化动为静,使人联想到随山冈徐徐移动的山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后一句化动为静,使人联想到山峰的陡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