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州全国领先酝酿推广现代版文明家训
常州全国领先酝酿推广现代版文明家训
据《扬子晚报》报道,现代社会中极少露面的“家训”如今在常州被人们“重拾记忆”。本月起,常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和妇联联合发起“现代文明家训”征集活动,首次在全市范围征集“现代文明家训”。两个月征集期满后,该市将从中评选出具有常州特色的100条经典文明家训,汇编成册同时制作成书签、明信片和广告灯箱等在全市倡导推广。作为苏南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常州自古人文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其个私经济的蓬勃发展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常州这次大张旗鼓地倡导的“现代版”家训,不仅追求时代特点还强调常州特色。这也是这次常州推广“现代版”文明家训中的一大亮点。
创业家训——
穷不气馁富不骄荣辱成败脑后抛
事例:昨天常州市民张先生谈到自己的家训时,感慨不已。现在,张先生的事业可谓如日中天,他的服装公司每年的营业额将近1亿,公司有160多人。但谁也想不到,就在20年前,他还只是个小裁缝,这么多年来,商海的大起大落将他锤炼成了一名成熟的商人。
张先生由于家庭贫困,他很早就辍学在家。16岁时,他便跟随舅舅一道学习缝纫技术。几年后,他独自在市区开了一间小店铺,由于自己的刻苦和敬业,很快小铺子有了名气,每天来订做服装的顾客络绎不绝。几年后,张先生又租下了附近两间店面房,并请了四名手下开始“流水线式”地加工。一次偶然机会,他与一家上海外贸公司坐到了一起,从此,张先生的生意走出了常州。四年后,他用赚来的几百万元在郊区开办了一家服装厂,但由于缺乏市场“免疫力 ”,公司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最后,厂子濒临倒闭,负债累累。张先生说,每到逢年过节,就有人上门要债,原先的工人和客户资源都悄然消失了。“看看杂草丛生的厂子,我也想到过放弃,但看到已经去世的父亲亲笔题写的家训时,我还是时刻激励着自己,千万不能放弃。”
张先生看着人生的大起大落,内心还是有点凄凉,但是他认为,“那时候(企业倒闭)只有面对,毕竟全家老小都靠着他。自己的事业刚刚有了点基础,轻言放弃等于背叛了老父的家训。”他苦苦支撑,刚开始时,他每天和妻子亲自和运输工送货上门,日积月累,经过近十年的苦心孤诣的经营,企业终于被救活,服装生产规模逐渐壮大。张先生十分感慨地说,“取得事业的再成功则更需要牢记家训,把这些经验和教训代代传承下去。”
忠孝家训——
小家的和睦构成“大家”的和谐
事例: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次常州征集家训过程中,也不乏尊老爱幼的家训,譬如“养儿不教,父之过也,养女不育,母之责也”、“敬老养老晚辈责,报答父母养育恩”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溧阳新昌镇的曾女士将家训身体力行发挥到了极致。前不久,她因“19年如一日,以自己一片爱心善待并精心护理公婆”而被授予“江苏省孝亲敬老之星”。
昨天,曾女士接到记者电话时显得很平常,在她心中,报答长辈的养育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曾女士19年前嫁到了溧阳一个穷苦农户家中,当时,年迈的公公婆婆体弱多病,但曾女士并没有因为远嫁他乡而“背弃家训”。每逢时令蔬菜和瓜果上市,她总要先给婆婆尝鲜;每当家中烧荤菜,总要煮烂、煨鲜调胃口。公公中风瘫痪在床,她不怕脏,不怕累,除了忙农活外,天天为老人擦身子、倒痰盂,洗脏衣服。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曾有一段时间,她天天用板车拉着公公到医院为其治病,“从家中将公公背上板车,到医院再将公公从板车上背到病床上。”她的一点一滴,在当地以及常州地区都被传为美谈。她的一举一动也感染着儿子,在外地读书的儿子也十分孝顺懂事,没事就打电话回家嘘寒问暖,回家时还给奶奶讲故事、读报纸、洗脚等。
人文家训——
穷不摧志、富达拒奢、信诺根本、坦荡一生
事例:这是常州市民邵先生的家训。邵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家训是父辈传下来的,他一直秉承着并牢记在心,这些年来,他和家人对家训“奉若神明”,不仅将其悬挂于自家的大堂之上,而且还把这十六个字写在办公室墙上,时刻提醒自己。
邵先生现在是常州市文管会文博副研究馆员,昨日上午,记者在其单位看到,这十六个字“家训”就贴在其办公室显眼之处。邵先生见到记者,他略带羞涩说,“由于居住的地方正在拆迁,暂时只能简单地用钢笔写下来,等安顿下来后,将请人将家训重新写一遍悬挂在家中,而且将来在儿子的新房中也要悬挂这十六字家训。”邵先生坦言,自己确实从家训中获益匪浅,“我曾被下放到高淳县一个偏远的农村务农十多年,当时的窘境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非常简陋,但正是在‘穷不摧志’的家训激励下,在那样食不果腹的艰苦环境里仍然废寝忘食地苦读,笔耕不辍。”邵先生说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回城后他还担任了常州市洪亮吉纪念馆馆长。邵先生说,生活好了以后,他仍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最大的喜好就是经常读书习作,目前,他已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各类有关常州人文历史的论文、文章近500篇。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子十分支持他,并学会了电脑,“我写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