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筑属于自己专业地标
构筑属于自己专业地标
姜树华,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南通市名师培养第一梯队成员”,如皋市“十佳杰出青年”,2012年国培班(南通点)小学语文学科指导老师。荣获“首届全国小学优秀课例评选”一等奖、“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特等奖。先后在《小学语文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多篇,主编《起步作文系列丛书》。被《语文世界》《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作为封面人物或专栏人物推介。
小的时候,我跌打滚爬在农村,村里唯一的小土坡成了我的地标,它带给我莫大的诱惑与快乐;上小学了,有一年学校组织春游,母亲给我三元五角,我们历游南通,从此南通电视塔便成了我心中的地标;长大后,有较多机会走出了南通,于是东方明珠、台湾101大厦便渐次成了我心中的地标;但我知道,还有更高的地标——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那是我心中的未现地标……如此说来,其实一个人的“地标”一直是处于内心深处的,并随着自身的见识面与理解力应运而生。
既是地标,必有设计与构筑。现就我的专业“地标”——“言意共生”语文教学主张的设计与构筑,谈谈它的“来路”“当下”与“去路”。
“来路”:专业地标的设计
这,是一个渐进看“清”自己、生发教学主张的阶段。
我对教学个性追求的兴趣萌生很早,工作后不久曾一度痴迷于特级教师姚琅强的“一点突破教学法”,后来发现语文名家都有自己的教学追求,于是顶礼膜拜,也煞有介事地闭门琢磨,酿制属于我的教学“配方”。曾尝试着把我的语文课堂硬性分割成“读、说、写”三流程。现在回头看看,常常窃笑自己当初的幼稚与青涩。可仔细琢磨琢磨,“读、说、写”这样的块状教学与2011版语文课标“言语运用”的核心要求相比照,倒也不算太离谱。但它毕竟过于机械、缺乏艺术了。因为看不到自我闯荡式研究的前景,于是我越来越焦躁,像一只蒙上嘴巴耳朵的蝙蝠,迷失了方向。我只知道一直在很累地飞,就是没有突破与进展。确切地讲,这是一段混沌状态的教学追求,但时间来得很漫长——十五年。但我以为,这一段时光没有白费,恰恰保持了我对语文教学的热情与主动,恰如四、五岁孩童口中总有无数个“为什么”,所以我不后悔这段时间的“耽误”。我还坚信,人生就像天平,十五年来,一直在天平的一边放些什么;十五年后,就会在天平的另一边收获什么,不必在意一时的倾斜,岁岁年年,那天平早晚会公平的。人生一定不是平面几何,斜路常常是我们的捷径。
直到2009年,我的专业主张才迎到了渐进明晰的春天。南通市遴选名师第一梯队预备队员。想来好笑,我清楚地记得进入预备队的答辩环节,唐铁生、施建平、袁炳飞、许友兰四位导师端坐在评委席,问我的语文主张是什么。我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主张,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主张,但我说出了自己的语文理解:生是语文人,只做语文事。想必让导师们啼笑皆非,但幸运之神终究垂青了我,让我挤进了预备队。不进不知道,一进吓一跳:陈杰“人格语文”、祝禧“文化语文”、王笑梅“生命语文”、李伟忠“情智语文”、吴建英“情意语文”、李凤“无痕语文”、薛海兵“格调语文”、俞玉萍“大语文”、丁卫军“简约语文”……师兄师姐们个个主张显明,独树一帜。朱嘉耀团长在我们入队的第一次会议上就明确要求“??今天起,请各位开始梳理总结你的教学思想或主张……”从那时起,我的内心恐慌了起来。
进入预备队之际,刚刚获得全国优秀课例评选一等奖,有些沾沾自喜,甚至有些得意。导师许友兰似有洞察,一段话让我永远刻骨铭心:“要想成为名师,不光能教好书,还要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教学风格。教学主张,是一个教师的脊梁。”对于一个正陶醉于荣誉中的我来说,从来没有听过这样刺耳的声音。于是,我开始了教学思想的斟酌,如饥似渴地阅读起各路名家关于教学风格的著作,游走在不同名家的个性教学思想之中。诗意语文、本色语文、简单语文、生命语文、情智语文……一时间饱览得“撑胃”。凭着个人的爱好,我在简单语文与本色语文中取舍,因为我一直钟情于这样的语文教学风格的研究与实践。于是,我着手“炮制”了我心仪的第一稿教学主张——《追求语文教学的“素”与“实”》,满怀成就感地将论作发给了导师许友兰、施建平、唐铁生,发给了南通小学语文“教头”王爱华老师,发给了谦和慈善的国家督学成尚荣所长。就这样开始了自信的等候……
回音悉数到达,王爱华老师第一个来电,一番肯定、一番激励。肯定了我对语文的???考深度,激励我进一步斟酌,一定会找到更贴近自身实际的专业方向。成尚荣所长来电:“‘素’、‘实’构成一个合成词好像不为惯用,你的表述较笼统,四海皆准,与你的教学风格不完全匹配。”唐铁生老师也来电了:“小姜,你的语文专业意识很强,但‘素实’在古今典籍中运用极少,读来陌生,仔细品品还是有意思的,但我有个疑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