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瑞安堡为例分析武威传统民居装饰艺术
以瑞安堡为例分析武威传统民居装饰艺术
【摘 要】武威地区的民居建筑因为外在条件的苛刻,外墙营造的是耐久,敦厚的朴素之感。正因为先天环境的不足,在院内的装饰上才更能体现当地居民对安逸生活环境的向往。整体民居装饰风格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雕饰精美之余更与沙漠地区建筑的需求有直接联系。堡寨式民居为武威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之一。它集防御性与抗震性一体,结实耐久,能够经得起比较严重的自然及人为损害。由于武威地处干旱的沙漠地带,环境气候恶劣,传统民居装饰主要集中在屋檐以下,装饰部位有限,装饰材料单一。但是装饰美观大方,简约实用。仍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民居装饰;人文思想;武威地区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地区,南靠祁连山脉,北依腾格里大沙漠,南高北低,是一块辽阔的平原。武威古称“凉州”,西汉时期武帝追匈奴,通西域时开始设置武威郡,是河西四郡之一。
堡寨式民居目前主要遗留在河西走廊地区,武威瑞安堡,张掖高孟将军府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堡寨式民居建筑在修建方式上可分为三个类型:一,古代屯田或为展开军事活动而修筑的;二,聚落,村落内村民自发修建的用于集体防卫而修筑的;三,历代官僚富商和地主修建的堡寨式庄园。
瑞安堡位于武威民勤县三雷乡三陶村,俗称“王团堡子”,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是武威乃至河西地区堡寨式民居的代表。瑞安堡主人王庆云,字庭瑞,在时任民勤县保安团长时,修建了这所私人庄园。瑞安二字就是从他的字号而来。瑞安堡的设计师是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时为清华大学教授的田志美。他设计的瑞安堡各建筑搭配技术十分巧妙,是瑞安堡具备传统与现代审美,功能与艺术结合的主要贡献者。
一、武威传统民居装饰主题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建筑装饰的内容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我们直观看到的图案上便显得装饰形象,其二就是通过这些具体形象反映出来的内涵。瑞安堡的民居装饰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它不仅仅是统治思想的工具,更是行为出事的准则。儒家思想中所宣扬的基本伦理道德渗透在中国人处事信仰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样样体现着儒家思想。传统的忠孝思想,节制思想,以及塑造的责任感都是它和封建社会统治的必然结果。武威民居中常出现如竹林七贤,孟母三迁,岁寒三友这类宣扬儒家思想中忠孝节义题材的图案装饰。反映了武威民居文化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遵从。
2、道家文化
道家思想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道家思想讲究“自然无为”。属于中国特有的哲学体系。
在武威民居中,我们见到的最多的代表道家文化的元素就是道家的“暗八仙”图饰,“暗八仙”是由“芭蕉扇,阴阳板,玉笛,葫芦,宝剑,荷花篮,渔鼓”这八个元素组成的,来源于道家的传统神话人物八仙。分别代表了“起死回生,净化环境,万物滋生,救济众生,镇邪驱魔,广通神明,占卜人生”这八个寓意,简而化之,其实就是平安长寿,神灵庇佑这样的吉祥寓意。
3、佛教文化
佛教于东汉时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佛教文化在我国历经千年,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互通,在中国发扬光大。
佛教传入武威早于内地,十六国时武威是西北佛教文化的中心,武威的佛教在历史上不但占有重要的地位,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凉州自张轨后,敬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寺塔。”可见武威佛教文化发展蓬勃。佛教文化传统文化在武威至今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民间,在民居装饰题材上佛教文化的具体体现主要是“佛教八宝”图案和“莲花”等图案的选用,以及敦煌石窟色彩对武威民居建筑彩绘的指导等方面。
二、武威传统民居装饰的材料及技法
1、木雕
武威民居的木雕装饰丰富,由于气候原因,威武民居的屋脊,檐上等部分装饰分量较轻,因为装饰大量集中在檐下,墙头等位置。由于武威地区曾是腾格里沙漠上的著名绿洲,因此植被丰富,木雕艺术水平较高。
斗拱
在以瑞安堡为代表的武威民居中,额枋之上不见了复杂的“斗拱”,用来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的构件变成了整体雕花式的“挑枋”。“挑枋”常见于穿斗式木构建筑中,穿斗式木构架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一榀的房架;檩条是直接搁置在柱头上的;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穿斗式建筑发展到成熟阶段后,改良了柱子过密影响的房屋使用问题,穿斗架由原来的每根柱落地改为每隔一根落地,将不落地的柱子骑在穿枋上,随之而来的是承柱穿枋的层数相应增加。穿枋穿出檐柱后变成挑枋,承托挑檐。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此类木构建筑主要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瑞安堡的传统建筑依然是北方常见的抬梁式木构方式,选用挑枋取代斗拱显得层次分明,木雕的挑枋虚实相间,雕刻细腻,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