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鬼吹灯到太空遥测 —浅谈空气监测设备发展史.docxVIP

从鬼吹灯到太空遥测 —浅谈空气监测设备发展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鬼吹灯到太空遥测 —浅谈空气监测设备发展史 INCLUDEPICTURE \d /Uploads/post/image1473134004370937.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 /Uploads/post/image1473134039680121.jpg \* MERGEFORMATINET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空气质量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INCLUDEPICTURE \d /Uploads/post/image1473136008397993.jpg \* MERGEFORMATINET    人类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早在一世纪的罗马就有了直观的认识,据记载,当时的罗马人在提纯水银的时候就会用粗麻制成的面具进行保护。而我们的祖先对于空气质量的监测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有了记录: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特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在盗墓前就有“鸡鸣灯灭不摸金”的规矩。这里迷信所讲的“鬼吹灯”其实就是一种原始、简单而??很有效的一种空气监测设备。其原理就是通过烛灯的燃烧状态、火苗颜色,估测墓穴里的空气好不好、氧气量够不够。一但发现蜡烛熄灭或火苗颜色异样盗墓者就需要立即退出墓穴,避免缺氧或中毒。 INCLUDEPICTURE \d /Uploads/post/image1473136013680516.jpg \* MERGEFORMATINET    上述简易的空气监测设备有点“高手在民间”的意味。严格意义上讲,有计划、有规律、有标准的空气环境监测是从上世纪末由英美等发达国家首先开展的,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得到全球广泛关注与快速发展不过是近20年的光景。这与上千年的水质量等环境监测历史比起来要“年轻”的太多了。而国内起步则更晚,就拿我们从小就收看的天气预报来说,空气质量与PM2.5的指数也不过是近几年才成为“标配”的,由此可见我们对空气质量的认识是多么的后知后觉。   纵观短短的百年空气监测史,空气监测设备经历了液体吸收法、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分析仪、光学遥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使用环境上也经历了从实验室、监测站慢慢走入人们的视线中,进入生活,迈入家庭。而现在空气监测设备正向着智能化、轻量化、穿戴化的方向加速普及。 INCLUDEPICTURE \d /Uploads/post/image1473136034135864.jpg \* MERGEFORMATINET    上世纪40年代,处于工业社会的欧美国家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当时的空气污染还未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整个社会对空气污染及其危害性缺乏必要认识。甚至于那时候的人们认为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是繁荣的象征。 INCLUDEPICTURE \d /Uploads/post/image1473136042424004.jpg \* MERGEFORMATINET    直到1943年,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洛杉矶烟雾事件,才向世人敲响了警钟。这一事件本身向人类表明了汽车型空气污染的严重后果。科学家开始通过化学法(主要是液体吸收法),对SO2,HCl,O3等少数几个项目着手测定。 INCLUDEPICTURE \d /Uploads/post/image1473136067919546.jpg \* MERGEFORMATINET    最初空气监测是通过化学试剂的方式进行实验比对,监测周期长、测定项目少、检测成本高,仅凭肉眼对试剂的性状改变和颜色变化来估测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这种方法对于长期监测耗费的人力是巨大的,测定周期往往是跨年度的。测定数据的质量由于受时代局限性的限制,既无统一标准方法,又无系统的QA/QC程序加以保证,很难走出实验室而普及,得到的数据仅具有参考价值。当时能够开展地区也只有芝加哥、盐湖城、匹斯堡屈指可数的几大城市。 INCLUDEPICTURE \d /Uploads/post/image1473136090687682.jpg \* MERGEFORMATINET    上世纪50~60年代,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以煤烟型为主体的空气污染加剧。素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弥漫的大雾不仅影响交通,酿成事故,还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雾霾高峰时仅仅一个月,伦敦因空气污染造成4000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年长者。 INCLUDEPICTURE \d /Uploads/post/image14731365095879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