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第十章: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展望
超富集植物的筛选是植物修复技术的关键和核心。经过数年的摸索,课题研究小组初步探索出一套高效的超富集植物筛选和鉴定方法。在1999年陈同斌、韦朝阳等人在中国本土发现世界上第一种砷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的基础上,该课题研究小组通过对全国20多个省市的大规模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盆栽试验,从1000多种植物、5000多个植物样品中筛选和鉴定出16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一批潜在的超富集植物。 ???? 通过近5年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3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植物修复成套技术,并在湖南郴州、浙江富阳和广东乐昌的砷、铜、铅污染土壤上建立了3个植物修复示范工程。该研究开发出的植物修复成套技术包括超富集植物育种、栽培、管理、施肥、微生物和化学调控剂等配套措施或优化工艺,课题组已解决了植物修复工程应用的各项基本技术,并针对不同污染程度和污染类型开发出相关的辅助技术。其中,湖南郴州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示范工程(占地1公顷)是世界上第一个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示范工程,目前已稳定运行了4年时间,已在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砷富集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课题组建立的铜、铅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示范工程也取得重要进展。课题研究获得了创新性的理论进展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成果的技术水平在国际同类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 课题的相关技术已经获3项专利授权,同时还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培养了一批植物修复领域的科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带动了国内相关单位的植物修复研究工作,对我国植物修复领域的迅速发展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 ?该课题成果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已受到国内外同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并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应地方政府和工矿企业的邀请,现已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开始进行前期示范性的推广工作,以探索解决当地的土壤污染问题。该项成果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植物修复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在砷污染土壤修复等领域达到国际水平,并成为目前国际上真正掌握植物修复核心技术并具备产业化潜力的国家。 我国土地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并已威胁到环境质量、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问题。清除土地重金属污染是一项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与传统土地污染治理手段相比,植物修复技术以其安全、廉价、操作性强等特点而成为环境保护和农业科学领域中的热点和前沿方向。美国和加拿大的植物修复技术现已进入产业化初期阶段。预期在不久的将来,课题组研发的植物修复技术将会为推动我国污染土壤修复和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并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 设施园艺土壤主要蔬菜病原物污染的快速生态修复 李世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堆肥与重组菌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新技术 黄巧云 华中农业大学 表面活性剂与丛枝菌根真菌联合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技术 张淑贞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植物修复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新技术研究 彭日荷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农药污染土壤的固定化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司友斌 安徽农业大学 放射性污染土壤微生物快速修复技术 袁世斌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蕈菌修复技术研究 徐恒 四川大学 粪源性病原菌污染土壤的修复及检测技术 尹睿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重金属尾矿灌-草-苔藓的联合修复技术 束文圣 中山大学 昆虫线虫修复生物污染土壤技术探索 刘奇志 中国农业大学 基于生物文库和展示技术的土壤重金属植物根系-微生物联合控制与修复研究 茆灿泉 西南交通大学 降解菊酯类及磺酰脲类农药残留物的微生物及原位降解生境调控技术研究 刘勇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菊酯类、磺酰脲类农药残留原位降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何健 南京农业大学 长残效磺酰脲类除草剂微生物原位降解技术的研究 周宁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菌株强化植物快速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新技术及示范研究 盛下放 南京农业大学 砷污染农田的超富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廖晓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超富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吴龙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基因工程超富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机理研究及其应用 柴团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木霉菌-油菜联合代谢作用控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机理与关键技术 陈捷 上海交通大学 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题2006年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指南 病源性生物污染土壤控制与修复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典型土壤病源性生物污染的特点,研制高效安全的修复剂,研发土壤病源性生物性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并进行规模化示范。 研究内容:选择具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测量培训课程.pptx
- 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填写参考模板2024年.docx
- 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下册四 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 练习.pptx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 2018.doc
- 做好客舱清洁前准备课件讲解.pptx
- 铁道信号论文-信号机维护与故障处理.doc
- ISO13485质量手册+全套程序文件.docx VIP
- 汽车机械维修工(高级技师)职业鉴定考试题库资料(高频300题).pdf
- 多维视角下梧州市普通高中体育生学训现状剖析与发展路径探索.docx
- 江南事业编招聘考试题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汇总-综合应用能力(2010-202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