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泌尿系肿瘤课件_18
膀胱移行细胞癌 一、概述: (一)定义:膀胱移行细胞癌是起源于膀胱移行上皮的恶性肿瘤,简称膀胱癌。 二、病因: (一)化学致癌物质:长期接触联苯胺、苯胺和萘胺等化学致癌物质可导致膀胱癌。 (二)慢性炎症:膀胱粘膜的慢性炎症,可使膀胱粘膜上皮发生增生和化生,继而发生癌变。 三、病变: (一)肉眼观: 1.好发于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开口处。 (二)镜下:依据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将移行细胞癌分为Ⅰ~Ⅲ级: 1.Ⅰ级: ⑴肿瘤呈乳头状。 2.Ⅱ级: ⑴肿瘤呈乳头状,或伴有实性癌巢。 3.Ⅲ级: ⑴肿瘤乳头状结构消失,而呈实性癌巢。 四、临床病理联系: (一)无痛性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血尿是因肿瘤乳头断裂、表面坏死或溃破所致。 (二)膀胱刺激征:肿瘤侵犯膀胱壁,膀胱粘膜受刺激,或继发感染,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 (三)积水或积脓:如肿瘤侵及输尿管开口,可导致肾盂、输尿管积水或积脓。 五、预后: 1.移行细胞癌术后容易复发,分化差者复发率可高达80%~90%。 2.病人的预后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 ⑴移行细胞癌Ⅰ级者,预后好,10年生存率可达98%。 ⑵移行细胞癌Ⅱ级者,生存率高。 ⑶移行细胞癌Ⅲ级者,预后最差,10年生存率仅为40% 。 肾细胞癌 一、概述: (一)定义:肾细胞癌是发生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简称肾癌。 (二)发病情况: 1.多发生于40岁以后,平均年龄50~60岁,儿童较少见。 2.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3∶1。肾癌具有散发性和遗传性。 3.绝大多数为散发性,发病年龄大,多是单侧肾脏发病。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化学性致癌物。 (二)吸烟:吸烟是引起肾癌的重要因素。 (三)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特别是女性)、高血压、接触石棉、石油产品和重金属等。 (四)遗传因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年龄较小,常为双侧多灶性发病,但较少见,仅占肾癌的4%。 三、病理变化: (一)肉眼观: 1.肾癌大多发生于一侧,少数原发于两侧肾。 4.切面: 5.肿瘤可蔓延到肾盏、肾盂和输尿管,并常侵入肾静脉。 (二)镜下观:肾癌主要的组织学类型有: 1.普通型肾癌(透明细胞癌): ⑴为最常见的类型。 ⑵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多边形轮廓清楚,胞浆淡染、透明或颗粒状。 ⑶核呈圆形,一般较小而深染。 ⑷间质一般较少,为富含毛细血管的少量疏松结缔组织。 2.乳头状癌: ⑴占肾癌的10%~15%。 ⑵可为多灶和双侧性。 ⑶肿瘤细胞立方或低柱状,呈乳头状排列。 3.嫌色细胞癌: ⑴约占肾癌的5%。 ⑵肿瘤细胞大小不一,胞浆丰富、淡染或略嗜酸性。 ⑶细胞境界清楚,呈腺泡状排列。 ⑷瘤细胞核周常有透明区。 ⑸此型肿瘤可能起源于集合管上皮细胞。 ⑹预后较好。 4.颗粒细胞癌: 四、转移: 肾细胞癌除直接向邻近组织蔓延处,可通过血道和淋巴道转移。 (一)血道转移: 1.最为重要,肾癌常早期发生血道转移,而且往往在肾原发瘤症状出现前,已有转移灶的症状。 2.最常转移的部位是肺,其次为骨、肝、脑和皮肤等器官。 3.有些肾癌可转移到对侧肾。 (二)淋巴道转移:常首先转移到肾门和主动脉旁淋巴结。 五、临床病理联系: 肾癌早期常无症状,待肿瘤体积很大时才被发现。 (一)全身症状:病人可出现发热、乏力等。 (二)三联征:血尿、腰痛和肾区肿块具有诊断意义,但三者同时出现的几率只有15%,且均已属晚期。 1.无痛性血尿:是肾癌的主要症状。 2.腰痛:肾被膜被牵拉或浸润所致。 3.肾区肿块:肿瘤体积较大时可在肾区触及肿块。 (三)副肿瘤综合征:肾癌可产生异位激素和激素样物质,而引起副肿瘤综合征。 1.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可引起红细胞增多症。 2.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引起高钙血症。 3.肾素增多可引起高血压。 4.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可引起柯兴氏(Cushing)综合征。 5.促性腺激素增多可引起女性化或男性化。 六、预后: 1.肾细胞癌的预后差,5年生存率约为4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蔬菜西甜瓜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生产技术、蔬菜西甜瓜种子生产技术 菜豆种子生产技术.pptx VIP
-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解读与培训.pptx VIP
- 纳米科技概论-第二章纳米材料-表征(结构)解析.ppt VIP
- 《DB22T 1721-2012 林业木材加工劳动定额》.pdf
- 2021钉钉数字化管理师正确选择答案汇总 .pdf VIP
- 守正创新实干担当心得体会四篇.docx VIP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3(思政智慧版)外研社编B3U3 Section A.pptx VIP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怀念蛙鼓》含答案.docx VIP
- 医用红外线体温计(额温枪)注册申报资料全套完整模板.docx
- 《自动驾驶出租汽车 第1部分:车辆运营技术要求》.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