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310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制史3102

绪 论 一、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 1、以儒家学说为法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为政以德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王者之论——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2)仁政 人存政举、身正令行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3)礼法结合 2、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左传·文公十八年》 “先君周公制周礼” 《礼记》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富贵而知好礼,则不矫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摄。” 3、以刑为主,诸法合体 1)刑起于兵 === “大刑用甲兵” “师出以律” 2)刑,刭也! 3)皋陶造律 4)定分止争 5)法源于习惯 二、中国法制史的几个时期 1、奴隶制时期:夏 商 周 2、封建制时期: 初建时期:战国、秦、汉 发展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成熟时期:隋、唐、宋 封建制后期:元、明、清 第一章 夏、商法律制度 一、夏朝法律制度 1、奉天罚罪的法制观 2、“禹刑” 昏:恶而掠美为昏 墨:贪以败官为墨 贼:杀人不忌为贼 “罪莫大于不孝” 3、夏台 二、商朝的法律制度 1、刑名从商 2、神权与法制紧密联系 “率民以事神”,托神意压服臣民 3、商朝的刑罚 古老的五刑---墨、刖、腓、宫、大辟 炮烙---剖心 脯 醢 《史记·殷本纪》 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烙之刑。 三、商司法机构 商王=王畿 候、伯=外服 中央司法长官:司寇、尹 地方司法官:正或史 第二章 周朝法律制度 周部落:后稷(弃) 尧:农官,种植庄稼(农神)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公刘 垦荒 古公 迁歧“周原” 季历 一、周朝的法律思想: 明德慎罚 敬天保民 1.周公制礼 亲亲、尊尊 至亲莫如父,至尊莫如君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夫妻父子君臣 二、周刑法原则: 1、区分过失与故意、惯犯与偶犯 惟终 非终 眚 非眚 2、刑罚世轻世重原则 管蔡叛乱——营建洛邑 刑新国,用轻典;刑乱国, 用重典;刑平国,用中典 3、罪疑从赦 4、正当防卫 5、罪责自负 6、矜老恤幼 7岁以下,80岁以上 三、周法律形式 1、(五)礼:吉、凶、军、宾、嘉 2、刑、(甘)誓、(康)诰、训 四 、周刑罚制度 墨刑 劓刑 刖刑 宫刑 大辟 鞭刑 扑刑 流刑 赎刑 (流宥五刑) 劳役刑:剥夺自由、强制劳役 拘役:嘉石之制 五、周民事法律 1、私有权确立 《卫盉铭》矩伯 裘卫 2、契约 借贷契约—傅别 买卖契约—质(大市) 剂(小市) 3、婚姻制度 (1)一夫一妻制 (匹夫匹妇) (2)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娶妻如之何,必告之父母 (3)同姓不婚 (4)六礼 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亲迎 (5)婚姻的解除 七出:《大戴礼记》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 与更三年丧,不去; 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礼记·昏义》 “纳采”为六礼之首。《礼记.昏义》日“:纳采者,谓采择之礼,故昏礼下达,纳采用雁也。” 不失时 长幼有序 第三节 周朝的行政和司法制度 一、行政体制 二、司法制度 1、司法机构(西周司法管辖表) 中 央 大司寇 主察狱讼之事 全国 小司寇 听万民之狱讼 全国 士师 以左右刑罚 全国 地 方 乡士 国中六乡之狱讼 百里郊外 遂士 四郊六遂之狱讼 二百至三百 县士 郊野之狱讼 三百至四百 2、诉讼审判制度 (1)区分民事与刑事诉讼 罪名相告-狱 诉状——剂 诉讼费:缴纳“钧金” 财货相告-讼 诉状——傅别 诉讼费:缴纳“束矢” 凡不缴纳诉讼费者,则“自认不直” (2)五声听狱讼: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五过之疵: 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 三刺:讯群臣、讯群吏、讯万民 三宥:宥过失、宥不识、宥遗忘 “路鼓”之制与“肺石”之制 “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 第四节 春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