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_汉字的起源
第三章 汉字的起源 一 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 (一)结绳说 《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 《庄子·祛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陵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于前事。 民俗学中的结绳现象: 宋人朱辅《溪蛮丛笑》中记载:“结绳,今溪洞诸蛮犹有此俗。”清人严如煜《苗疆风俗考》中说:“苗民不知文字,父子递传,以鼠牛犬马记年月,暗与历书合.有所控告,必请士人代书,性善记,惧有忘,则结于绳。”李调元《南越笔记》中也说:“黎长不以文字为约,有借贷以结绳作结,可以左券。如不能偿,即百十年后,子孙皆可持绳结而问之,负者子孙不敢诿也。” 有一些字可能起源于结绳: 十 二十 百 子 (二)八卦说 《 易 · 系传下 》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三)仓颉造字说 (四)契刻 刘熙《 释名· 释书契》 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墨子· 备城门》 :“守城之法:必数城中之木,!一人之所举为十絮(契),五人之所举为五黎(契)。凡轻重以掣(契)为人数。”孙治让解释说:“十掣(契)、五挚(契),谓该契之齿以记数也。”(《 墨子间话· 备城门》 ) 王充《论衡、骨相篇》:“仓颉四目,为黄帝史。”宋代罗泌《路史》谓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 汉代纬书《春秋元命苞》谓其“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 墨子· 公孟篇》 :“是数人之齿,而以为富。” 《 列子· 说符篇》 :‘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日:‘吾富可待矣。 民俗学中的证据: 陆次云《峒溪纤志》云:“木契者,刻木为符,以志事也。苗人虽有文字,不能皆习,故每有事,刻木记之,以为约信之验。”方亨咸《苗俗纪闻》云:俗无文契,凡称贷交易,刻木为信,未尝有偷者.木即常木,或一刻,或数刻,以多寡远近不同分为二,各执一,如约时合之.若符节也。” 契刻也有刻各种线条符号来记事的 ,如: (四)河图洛书 《 周易· 系辞上》 云: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 论语· 子罕》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 管子· 小匡》 :“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 汉孔安国《 尚书传》 说:“河图者,伏牺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洪水,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 魏关子明则首次明确提出了“河图洛书”的图数:‘ ‘河图之文,七前六后,八左九右。洛书之文,九前一后,三左七右,四前左,二前右,八后左,六后右。”南北朝时甄莺注《 数术记遗》 ,更进一步地标明了“河图洛书”的数字排列方式:’ ‘河图”为“一与六共宗居乎北,二与七为朋而居乎南,三与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十相守而居乎中”, “洛书”为“戴九履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 (五) 起一成文说 创造这种说法的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来的,他的唯一根据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五百四十个部首,其次序即从“一”字开始至“亥”字终结,所谓“起一终亥”。因此他在《通志·六书略》中提出“一”字可作五种变化,用以概括汉字形体的各种结构。 二原始氏族社会晚期的陶器符号 陕西的仰韶文化遗址 甘肃的马家窑文化遗址 山东的龙山文化遗址 浙江的良诸文化遗址 商代文字已经相当成熟,但仍有类似的刻符: 原始图画 四汉字起源于原始图画 * * 建国初期,云南独龙族人远行用结绳来记事:每行一日,即打一个结;朋友约定相会,亦用结绳帮助记忆约会日期:先在一根绳子上打若干结,每过一天,解开一结,结子解完,便知道相会的日期已到。 哈尼族、傈僳族则用结绳以为契约。哈尼人买卖土地,就用同样长的麻绳两根,地价多少元,就在绳子上打多少结,双方各持一根作为凭证。傈僳族人黑某某抚养侄儿成人,从侄儿进家之日起,每过一月即在麻绳上打一个结,一共打了51个结,侄儿建国后参加工作,他便拿出绳结子跟侄儿算51个月的伙食费。 高山族人民用结绳的方法记事或表示爱情。人们在绳上先打两个结,再打二个结,又打五个结,这就表示先借两元,又借二元,再后借五元。还钱的时候,仍然按数解结。一个青年用一样长的两条绳子各打两个结,把两条绳子的末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应用》课件.ppt
- 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24)解读.pptx
- 保险异议处理拒绝处理ppt保险异议处理.ppt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docx VIP
- 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培训.pptx VIP
- 2019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_25页_4mb.pdf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课件.pptx VIP
- 各专业文件准备目录--内分泌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