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_感觉器官的功能
感觉的分类 一般感觉 浅感觉:痛、温、触、压(皮肤) 深感觉:本体觉、深部压觉、位置觉 振动觉(肌肉、关节) 特殊感觉:视、听、嗅、味 2.感觉器官: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 请思考: 在视近物时眼是如何调节的? 本节需掌握知识: 1.感受器有哪些生理特性? 2.眼的折光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 3.视近物时眼是如何调节的? 4.视杆细胞核视锥细胞的区别? 预习知识: 神经系统的组成 听觉的形成过程 近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及其矫正 散光及其矫正 二、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一)视网膜结构 右眼底 视神经盘 (无感光细胞,盲区) 黄斑 中央凹 眼底 (感光最敏锐区) 项 目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分 布 视网膜黄斑部 视网膜周边部 感光色素 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 只有视紫红质1种 适宜刺激 强光 弱光 光敏感度 低(强光→兴奋) 高(弱光→兴奋) 分 辨 力 强(分辨微细结构) 弱(分辨粗大轮廓) 专司视觉 明视觉 + 色觉 暗视觉 + 黑白觉 (中央凹为主) (向外周递减) 结构特征 功能作用 (二)两种感光细胞的结构、功能比较 明光下 视紫红质 视蛋白+视黄醛 暗光下 缺乏 维生素A 暗适应延长 夜盲症 可见光 眼的折光系统 折射成像 视网膜的感光系统 换能作用 感受器电位→视神经动作电位 视觉中枢→视觉 眼的成像 (一)视敏度(visual acuity) 1. 概念:眼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即分辨物体上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也称视力 通常以视角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 2. 视力表制定:0.1~1.5 人眼在5 m 处看清第10行“E” 字时,视角为1°,视力为1.0;看清第1行“E” 字,视力为0.1 三、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二)明适应与暗适应 1. 暗适应: *机制:与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在暗处再合成有关 2. 明适应: *机制:视紫红质大量分解有关 (三)色觉 1.色觉:三原色学说: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三种视锥色素,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产生不同的色 觉是由于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的比例不同 *如:为4:1:0时,产生红色感觉 为2:8:1时,产生绿色感觉 为1:1:1时,产生白色感觉 2.色觉障碍: ①色盲:指对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缺乏分辨能力。 ●色盲有红色盲、绿色盲、蓝色盲和全色盲。 ●通常将红-绿色盲认为全色盲,因视紫红质也可分辨蓝色。 ●色盲绝大多数是遗传性的 ②色弱:指对某些颜色的分辨能力比正常人稍差。 ●色弱的产生并不是由于缺乏某种视锥细胞,而是由于某种视锥细胞的反应能力较正常人为弱;多为后天因素引起。 色盲症 红绿数字辨认 (四)视野 *概念: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 的范围 *鼻侧与上侧小,颞侧与下侧大 *白色?蓝色?红色?绿色 *视野图 第三节 听觉器官 (集声) (感声) (传声) *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七单元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视觉器官 第三节 听觉器官 各种感觉都是通过 特定的感受器或感觉器官 传入神经 大脑皮层 共同活动而产生的。 感觉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主观上的反映。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1.感受器(receptor):分布于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测量培训课程.pptx
- 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填写参考模板2024年.docx
- 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下册四 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 练习.pptx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 2018.doc
- 做好客舱清洁前准备课件讲解.pptx
- 铁道信号论文-信号机维护与故障处理.doc
- ISO13485质量手册+全套程序文件.docx VIP
- 汽车机械维修工(高级技师)职业鉴定考试题库资料(高频300题).pdf
- 多维视角下梧州市普通高中体育生学训现状剖析与发展路径探索.docx
- 江南事业编招聘考试题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汇总-综合应用能力(2010-202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