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疾病课件_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围血管疾病课件_1

周围血管疾病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外科教研室 黄秋学 概 述 血管外科主要研究外周血管(动脉、静脉及淋巴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诊疗手段。 病因病理 病因: 炎症 外伤 肿瘤 先天畸形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 疼痛:常见症状。可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 间歇性疼痛:与三种因素有关。 1.肢体活动:慢性动脉阻塞或静脉功能不全时,步行出现“间歇性跛行”。 2.肢体体位:动脉阻塞性疾病—抬高患肢,症状加重,患肢下垂疼痛缓解;静脉病变时—抬高患肢症状减轻,患肢下垂胀痛加重。 3.温度变化:血管痉挛性疾病—环境温度升高血管舒张,疼痛减轻,寒冷刺激使血管痉挛,疼痛加重;血管扩张性疾病—环境温度升高,疼痛加重;动脉阻塞性疾病—热环境舒张血管,减轻症状;如果血管舒张不能提供组织需要的血液循环,疼痛则加重。 临床表现 持续性疼痛: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严重,肢体不运动时也出现疼痛,又称“静息痛”。 1.动脉性静息痛:急性或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因组织缺血及缺血性神经炎引起持续性疼痛。急性(动脉栓塞)—急骤而严重;慢性动脉栓塞—夜间加重。 2.静脉性静息痛:急性主干静脉阻塞,肢体远侧严重淤血而发生沉重、紧张、持续性胀痛。 3.炎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动脉、静脉或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局部有持续性疼痛。 临床表现 浮肿:静脉或淋巴回流障碍,引起肢体浮肿。 静脉性浮肿: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或有逆流病变时,液体外渗,肢体肿胀。浮肿呈凹陷性,浅静脉曲张,局部色素或足靴区溃疡等。抬高患肢,浮肿明显或完全消退。 淋巴性水肿:淋巴管阻塞,富有蛋白质的淋巴液积聚在组织间隙内,形成肢体浮肿。抬高患肢无明显改善。后期形成典型的“象皮肿”。 临床表现 感觉异常: 肢体沉重、浅感觉异常、感觉丧失等。 沉重:早期动脉供血不足—行走不久,肢体沉重、疲倦,休息片刻可消失;静脉病变—久站、久走出现倦怠,平卧或抬高患肢后消失。 感觉异常:动脉缺血—麻木,麻痹,针刺或蚁行等感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肿胀,皮肤感觉减退。 感觉丧失:严重的动脉狭窄继发血栓形成,或急性动脉阻塞—肢体远端浅感觉减退或丧失,病情进展可累及深感觉。 临床表现 皮温改变:与肢体血流量相关。 动脉阻塞性病变:血流量减少,皮温降低。 静脉阻塞性病变:血液瘀积,皮温高于正常。 动-静脉瘘:局部血流量增多,皮温明显升高。 指背比较测温,皮温计,变温带 在恒温环境下,对比测试双侧肢体对应部位的皮温,相差2℃以上有临床意义。 临床表现 色泽改变: 正常和异常色泽:正常皮肤温暖,呈淡红色。动脉供血不足—皮色苍白或发绀,皮温降低;静脉淤血—皮色暗红,皮温轻度升高。 指压性色泽改变:正常—受压时呈苍白色,放开后迅速复原。动脉缺血—复原时间延缓;在发绀区指压后不出现色泽改变,提示局部组织已发生不可逆坏死。 运动性色泽改变:动脉供血不足—静息时正常,运动后肢体远侧皮肤呈苍白色 体位性色泽改变:又称Buerger试验。 Buerger试验 先抬高下肢70°~80°,或高举上肢过头,持续60秒,正常肢体远端皮肤保持淡红色或稍微发白,如呈苍白或蜡白色,提示动脉供血不足; 再将肢体下垂于床沿或上肢下垂于身旁,正常皮肤色泽在10秒内恢复,恢复时间超过45秒,且色泽不均匀,进一步提示动脉供血障碍。 肢体保持下垂,正常至多有轻度潮红,凡出现明显潮红或发绀者,提示为静脉逆流或回流障碍性疾病。 临床表现 形态改变: 动脉形态改变: 1.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 2.杂音:动脉狭窄或局限性扩张,或动-静脉间存在异常交通。 3.形态和质地:正常动脉富有弹性,粥样硬化或炎征病变时,动脉呈屈曲状,增硬或结节。 静脉形态改变:静脉瓣膜破坏或回流不畅—浅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炎症时—局部硬结、皮肤粘连;动-静脉瘘曲张—皮温升高伴杂音及震颤。 临床表现 肿块: 搏动性肿块:单个、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的膨胀性肿块—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肿块边界不清楚,或范围较大—可能为蔓状血管瘤。 无搏动性肿块:浅静脉扩张,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瘤。 临床表现 营养性改变: 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动脉缺血—皮肤松弛,汗毛脱落,指(趾)甲生长慢、变形、质脆,肌肉萎缩;静脉瘀血—足靴区皮肤光薄,色素沉着,伴皮炎、湿疹、皮肤萎缩;淋巴回流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纤维化,汗腺、皮脂腺均遭破坏,皮肤干燥、粗糙,出现疣状增生。“象皮肿”。 溃疡或坏疽:动脉性溃疡—肢体远侧;静脉性溃疡—足靴区。初为干性坏疽, 继发感染变为湿性坏疽。 肢体增长变粗:先天性动-静脉瘘,肢体增长、软组织肥厚、骨骼增长肥大。 下肢静脉曲张 (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leg)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因血液回流障碍而引起的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