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三大经济区”教育结构与发展研究
重庆“三大经济区”教育结构与发展研究
一、三大经济区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状况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东部省区比较落后,在西部地区具有相对综合优势,是我国幅员最广、管辖行政单元最多的直辖市。重庆市规划建设的三大经济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差异很大,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划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庆市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规划分析,不能脱离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
(一)三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状况
1、重庆市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2003年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225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幅高于上年1.1个百分点,是直辖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8075元(972美元),比上年增加1041元(125美元)。都市发达经济圈完成生产总值88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渝西经济走廊完成688.40亿元,增长11.4%;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完成678.24亿元,增长10.9%。
农业方面,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46.90万公倾,比上年减少5.3%;油料播种面积23.67万公顷,增长0.17%;蔬菜播种面积38.70万公顷,增长3.8%。粮经结构由2002年的75:25调整到73:27。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087.20万吨,比上年增长0.5%;油料总产量38.27万吨,增长9.2%。无公害蔬菜、优势蔬菜和特色蔬菜发展迅速,全年蔬菜产量840.17万吨,比上年增长3.9%。水果生产快速增长,全年总产量128.59万吨,比上年增长13.4%。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59.51万吨,比上年增长4.7%;水产品总产量22.49万吨,增长6.3%。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6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实现工业增加值477.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69.20亿元,增长17.8%,重工业增加值308.65亿元,增长23.5%。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7.8%。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加快发展。以汽车、摩托车制造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总产值635.86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0.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50强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6.3%。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410.94亿元,比上年增长32.0%,新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9%。产品出口取得明显进展,全年实现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04.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7%。
2003年,全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新建、改造城镇道路391.2公里,竣工城镇桥梁48座,隧道9座,新建广场38个,新增路灯32333盏;新增城镇日供水能力19万立方米,新建和改造供水管道292公里,排水管道954公里;新增公园5个,城镇公共绿地485.2万平方米。完成危旧房改造120万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87.8万平方米,竣工城镇住宅1231.75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0.4平方米。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达1269.3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各类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69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8.5%;更新改造投资161.09亿元,增长1.7%;房地产开发投资327.89亿元,增长33.3%;其他投资88.82亿元,下降3.5%。
2、重庆市三大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都市发达经济圈
界于缙云山与明月山之间,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及其附近河谷地带。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 渝北区、巴南区等9个行政区。都市发达经济圈,总面积5473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6%。2000年末总人口538.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83人,是人口高度稠密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我国东部12省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城镇化率达79.8%。总体上,都市发达经济圈已初步具备领先我国西部地区并与东部地区基本同步发展的基础条件
渝西经济走廊
位于成渝、渝黔、遂渝及渝合等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内,环绕都市发达经济圈的西部。包括万盛区、双桥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 昌县、璧山县、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等12个区县(市)。渝西经济走廊,总面积18828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2.8%。2000年末总人 口995.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2.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