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认识二.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认识二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认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创设最佳问题情境,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统一、融洽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下面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性运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实际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介绍数学史话、数学家的事迹等方式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在欣赏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同时,深刻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迫切性。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给学生讲“商高与周王的对话”、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百牛宴’的传说;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给学生讲关于笛卡尔如何发明直角坐标系的故事等。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是很愉快的事情,唤醒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如: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问题情境创设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如果仅按照教科书的叙述,直接给出什么叫平面直角坐标系,学生可能会疑虑重重,如产生这个数学模型是从那里来的呢等疑问,这种把概念作为“结果”直接抛给学生的教法,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效的认知结构。数学教学不应是“结果”的教学,而是“过程”的教学,在概念的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将思维过程暴露给学生。所以我从复习制作折线统计图开始,设计了问题1 问题1? 某地1997年每月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0C) 3 7 12 17 24 30 32 33 26 20 13 6 (一)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二)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月平均气温最高?是多少摄氏度? (2)哪个月平均气温最低?是多少摄氏度? (3)从哪个月到哪个月,平均气温逐渐上升? (4)从哪个月到哪个月,平均气温逐渐下降? 通过问题1的复习,学生头脑里有了“四分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于是我又设计了问题2: 你能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制作折线图? 某地1997年每月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0C) -20 -15 3 7 12 24 32 30 23 10 4 -10 请看教学片断: 师:你会做吗?(指生1) 生:负数我不会做。噢,我知道啦,拉下来。 师:有道理,生,同学拉下来的意思就是将纵轴向下延长,延长后,纵轴就是我们熟悉的…… 生:数轴 师:对!不过这条数轴是竖着的,请同学们画出问题2的折线图 通过问题2的学习,学生从“四分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扩展到“半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小学里,学生还学过了两种相关联的量,因此,我们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设计了问题3: 一种量 -4 -3 -2 -1 0 1 2 3 4 另一种量 -8 -6 -4 -2 0 2 4 6 8 通过问题3的学习,学生从“半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扩展到“整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当教师祝贺学生发现了一个新的数学模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从而激起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以上教学,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设计了问题1,问题2,问题3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思考的线索,他们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自己动了脑筋,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在交流中内化了新知识,构造和改正了自身的认知结构,同时也消除过滤,在头脑里牢固地建起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四、通过实际操作情境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抽象、枯燥、难理解。人们常说:“智慧出于手指尖”,“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们在教学中也有这样深切的体会,听来的记不住,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已的。操作、实验就是把学生学习的情感与生活经验融为一体,展现了知识的无穷魅力。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亲身体会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新知识的主动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内容教学时,使用几何模型或多媒体课件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探究“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