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20164图文课件.ppt

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20164图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20164图文课件

SPO2 评估 高氧和低氧一样都是有害的 SPO2检测指征: 出生前估计需要复苏的 正压通气 持续存在紫绀 需要氧供时 复苏用氧 足月儿复苏推荐用空气 监测氧饱和度 如果复苏开始用空气,复苏90秒钟无效,氧浓度应加到100% 早产儿更容易收到高氧损伤,不能用100%氧复苏 早产儿是否可以用空气复苏? 2010版指南早产儿复苏用氧建议 开始正压通气的氧浓度在空气和100%氧之间 (建议浓度为30-40%) 复苏时用脉搏氧饱和仪和空气混合仪,在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下调整给氧浓度,使氧饱和度逐渐增加到目标值 当氧饱和度超过95%时,停止用氧 2011年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建议 如无空气--氧气混合仪,可用接上氧源的自动充气式气囊,去除储氧袋进行正压通气(氧浓度为40%) 呼吸困难和/或持续紫绀的处理 2011版指南不再评估肤色 如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但有呼吸困难或持续紫绀及低氧血症,可常压给氧(氧气管、氧气面罩)或给CPAP,特别是早产儿 正压人工通气指征 初步复苏后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 心率<100次/分 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检测脉搏氧饱和度 复苏窒息的新生儿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立通气 对无呼吸或心率<100次/分的新生儿常压给氧或继续提供触觉刺激是徒劳无益的,只会延误正确的处理措施 正压通气的装置和压力 新生儿的人工通气可用气流通气式气囊,自动充气式气囊,或T-组合复苏器有效的进行 2010版指南推荐使用T-组合复苏器 T-组合复苏器的优点是可以达到恒定的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和更长久的吸气操作 气囊--- 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自动充气式气囊: 不可将面罩用力压在新生儿面部 不可将手指或手置于新生儿眼部 不要压迫喉 (气管) 储氧袋的功能: 连接氧源和储氧袋可达90-100%的氧, 如仅仅连接氧源不连接储氧袋可达到40%的氧, 如二者均不连接,则给予空气。 呼吸系统 继发性呼吸暂停(secondary apnea) 缺氧持续 ↓ 几次喘息样呼吸 ↓ 呼吸停止 肌张力消失、对刺激无反应、苍白、心率和血压↓ 呼吸系统 血液生化和代谢改变 PaO2↓、pH↓及混合性酸中毒 糖代谢紊乱 早期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释放↑→血糖正常或↑ 继之糖原耗竭血糖↓ 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肝酶活力↓→未结合胆红素↑ 低钠血症 心钠素、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稀释性低钠 低钙血症 钙通道开放、钙泵失灵→钙内流 临床表现 宫内窒息 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 并发症—多器官受损 宫内窒息 早期 胎动↑ 胎心率>160次/分 晚期 胎动↓ 胎心率<100次/分 羊水呈黄绿或墨绿色 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 Apgar 评分 皮肤颜色 (appearance) 心 率 (pulse) 对刺激反应 (grimace) 肌张力 (activity) 呼 吸 (respiration) 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 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 重度 0 ——3 分 脐血 PH↓(pH ≤7.0) 轻度 4 ——7 分 正常 8 ——10 分 意义 1分钟评分 诊断、分度的依据 5分钟评分 判断复苏效果、预后 如婴儿需复苏,10、15…分钟仍需评分 并发症 — 多器官受损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颅内出血 羊水或胎粪吸入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肺出血 持续肺动脉高压 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 中枢神经系统 → 呼吸系统 → 心血管系统 → 泌尿系统→ 肾功能不全 肾静脉血栓形成 应激性溃疡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黄疸加重、时间延长 低血糖、高血糖 低钙、低钠 低氧、高碳酸血症、代酸 DIC 血小板减少 消化系统→ 代谢方面→ 血液系统→ 并发症 — 多器官受损 辅助检查 出生前 监测胎心、胎动 羊膜镜 — 羊水胎粪污染程度 胎儿头皮血 — 血气分析 出生后 动脉血气、血糖、血电解质、血肌酐、尿素氮 、胆红素、头颅B超、CT 、MIR 治 疗 复苏方案 复苏步骤和程序 复苏后监护与转运 背 景 新生儿死亡原因依次为:早产、窒息、肺炎 中国残联2003年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增0-6岁残疾儿童19.9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