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粉尘与尘肺课件_6.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粉尘与尘肺课件_6

粉尘危害的控制管理 2. 技术措施是根本 防尘设施和有粉尘产生的生产设备应具有安全性能,设计、制造、安装应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和国家有关防尘的卫生和技术规定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 ——湿式作业 ——密闭抽风除尘 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预防尘肺部的最根本措施。 同学们这周实习课“粉尘采样”,和下周一“TOTO企业参观”,大家通过观察和 对比,切身体验各企业所采取的不同车间防护措施及其导致的不同车间环境 粉尘危害的控制管理 3. 卫生保健措施 ——接尘工人健康检查 (1)就业前检查 (2)定期检查:应根据接尘情况确定检查间隔;检查项目应包括职业史、自觉症状和拍摄后前位胸大片 (3)脱尘检查:根据接触粉尘性质确定检查间隔 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1) : 19-20. 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1) : 19-20. 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1) : 19-20. 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1) : 19-20.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指导尘肺病的控制工作 粉尘危害的控制管理 3. 卫生保健措施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1)个人防护用品:防尘口罩、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防尘服等 (2)注意个人卫生:作业点不吸烟,勤洗澡,杜绝将粉尘污染衣服带回家 我国的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可概括为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 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 水:即湿式作业 密:将发尘源密闭 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 护:个人防护 管:经常性地维修和管理工作 教:加强宣传教育 查:定期检查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 和接触者的体格检查 粉尘危害的控制管理 2015年全球消除矽肺的规划: 这是WHO号召在全球消灭的人类第三种疾病,也是第一种职业病。包括: 建立消除矽肺的国际性规划和行动计划; 提供在工程控制、安全生产、接触评价、矽肺早期诊断和医学监测方面专家的建议; 开展流行病学评价; 培训和健康教育; 监督消除矽肺国际性规划的执行情况。 主要内容 生产性粉尘的定义、来源与分类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生产性粉尘在体内的转归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典型尘肺病及其诊断、治疗 粉尘危害的控制管理 研究热点: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 足球 22 cm 跳蚤 1 mm 头发 80 ?m 红细胞 7 ?m 病毒 150 nm C60 1 nm SWCNT 宽 1.4 nm 长 mm Pt/TiO2 3 nm Pt 字母高度 5 nm DNA 宽 2 nm 纳米 1 nm=10-9 m 纳米尺度:1~100 nm 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小尺寸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 表面与界面效应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 磁、光、声、热、电、超导特性及表面反应活性等物理化学性质显著不同于常规材料 Cu→导电 SiO2→不导电 纳米Cu→不导电 纳米SiO2→导电 量子点:粒径→颜色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 电子学 光学 磁学 能源化工 生物医学 环境保护 纳米微加工技术 …… 纳米材料 nanomaterials PM10:粒径≤10 μm,粗颗粒物 (coars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粒径≤2.5 μm,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0.1:粒径≤0.1 μm,超细颗粒物 (ultrafine particulate matter) 颗粒物 (particulate matter) 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 粒径0.1-100 μm,是气溶胶中各种颗粒物的总称,评价大气质量的常用指标。 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IP): 粒径≤10 μm,可被人体吸入呼吸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反映出大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纳米颗粒 火山喷发 工业废气 尾气排放 1. 自然产生的纳米颗粒 2. 人造纳米材料 纳米金属 纳米氧化物 纳米复合物 纳米… 富勒烯 碳纳米管 量子点 环境健康 (大气超细颗粒 PM0.1) 职业健康 (粉尘) 人体接触的纳米材料来源 3. 纳米产品 纳米消费品 纳米医药 纳米食品 服装、化妆品、洗涤用品、运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