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书福草根到汽车狂人转变
李书福草根到汽车狂人转变
竞争、消费不断升级,如何赢得用户的关注,如何提高营销力和品牌力,已成为所有车企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营销进行创新和突破更是当务之急。日前,吉利汽车启动“大有可为———吉利GX7海岸之旅”大型活动的天津站《冬吴相对论》特别节目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百余位吉利GX7车主和媒体人士齐聚一堂,分享吉利汽车的精彩创业故事、畅谈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话题。这一行为无疑是吉利营销策略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已经很久没有在公开场合亮相的李书福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
作为浙商一个符号性人物的李书福,他在1986年创建了吉利集团,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吉利集团成功跻身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前十强。吉利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的种种实践以及一系列并购动作,使其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外行到内行,从低端汽车制造商到中高端汽车制造商的成功转变。因此,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瞬间,他在人们心中一下子从不起眼的“草根”变成了汽车界的“狂人”。在饱受争议的同时,李书福以民族品牌代言人的身份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一位有争议的成功者
个头不高,略微发福的身材,憨憨的笑容,精明、强悍的个性,一个善于做生意的浙江台州人,这是大家对李书福的整体印象。
进入汽车制造业以来,李书福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极限——民营造车、闯进汽车品牌前十、收购沃尔沃,上演媒体眼中的蛇吞象……
李书福的知名度随着吉利汽车的一浪浪风潮在这些年有增无减,但他的美誉度却是在起伏中前行。“不善言辞”、“穿着节俭”、“汽车疯子”、“蛇吞象”这些标签曾一度是媒体赋予他的代名词。
“穷小子娶公主”后完成个人形象上的改变
早年采访过李书福的媒体朋友说:你在他身上甚至找不到一件名牌衣服。会客时,他身上穿着的藏青色西装超不过1000元,而且同一款式同一颜色的做了10件,他称之为“省事”;脚上的皮鞋是浙江本地生产的鞋,而李书福自己说,“鞋子作为行走的工具,结实耐用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什么”;平时??着的是绣着英文“Geely”(吉利)字样的工作装;他的座驾也是吉利的美日、优利欧、美人豹、金刚、远景……那时的他,生活上的俭朴和随遇而安有口皆碑。
然而在2010年3月30日收购沃尔沃的新闻发布会上,在北京长安街上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里,大家注意到李书福穿着显然超过千元的高档西装,扎着领带,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出场。一脸的憨厚没变,但气势上已有了咄咄逼人的意味。
那以后,大家明显注意到,李书福开始有些不一样了。伴随着这种形象上的转变后,随之而来的是他在公众场合的言谈举止的转变。
他在努力学习“说话”
李书福曾经在媒体访谈中随口说出,我要学习比亚迪的会“忽悠”,后来又更正说,不是忽悠,是宣传。当天中午的各界名流午餐会上,李书福还意犹未尽地说,“我以后不能说人家忽悠了,就是传播。”。
早在2010年3月10日李书福参加完全国政协的小组讨论后,许多媒体关于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的话题对他采访时, 他一脸无奈地从西装的里兜拿出一张折叠好的纸,然后把它打开,一字一句地照着上面念起来:“无论是中国的哪家汽车企业参与沃尔沃的并购,我都认为是看好这些国际品牌的未来,它们不会长期处于经营不良的状态。我不能随便讲绝对的话,如果吉利集团有并购的消息,我们一定会通过上市公司的公告来告诉大家……”念稿子的时候,李书福尽量憋住笑,但是脸上扭曲的线条表明他并不擅长这种改变,以往这种时候,他都是笑着说的。在长达两分钟的解释过后,李书福终于笑了,他说:“这是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最严谨的回答。”然后他将这张纸折好重新放回口袋里。
或许,这就是李书福的一门功课,一门终身学习的功课,他也是在用心地学习。
“你觉得我们成功了吗?我觉得我们根本就没有成功。我在做汽车之前,我们是没有什么银行贷款的,我们现金流很好的,摩托车建材都供不应求。现在我们负债累累了,银行几百亿几百亿地欠,这个压力很大。头发也白了,头发也掉了。”在媒体面前李书福如是说。也许是他的直接,他的话语总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客观地看,媒体一直在“考问”李书福,而李书福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不断地“进步”,变得慢慢斯文或谨慎起来。也许,李书福起初并不在乎这些言语和评论,但是事物从来不能孤立,他的一言一行关乎吉利员工的生存,所以,他只能变得合乎世俗的期待,但依然露出他率直的天性。
他的价值观:合作共赢、和平发展
2010年10月6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在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上,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演讲中指出,遵循合作共赢的战略方针。
他指出,吉利是中国一家年轻的汽车制造公司,和沃尔沃分享同样的价值观念。
同时,李书福还说: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