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感想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感想
大一的学习生活转眼就过去了,而我期待的暑期社会实践又到了。这个暑假,我们七人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贵州省兴义市顶效开发区调研“查白歌节”传承现状调查队,踏上了贵州这块景色旖旎的土地,来到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本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入到黔西南州顶效开发区的查白村对布依族“查白歌节”的传承现状进行了调查。查白歌节 HYPERLINK /view/9862.htm \t _blank 贵州省西南兴义一带 HYPERLINK /view/4041.htm \t _blank 布依族一个纪念性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 日在 HYPERLINK /view/74099.htm \t _blank 兴义市顶效镇的查白场举行。该节是为纪念古时当地一对为民除害与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 每年这几天,周围远近各县和毗邻的 HYPERLINK /view/4652.htm \t _blank 广西、 HYPERLINK /view/7242.htm \t _blank 云南等地各族群众三四万人,前来参加歌节。查白歌节主要的活动内容有:歌节赛歌、认亲访友、吃汤锅、赶表和祭山等,一般连续3天,第一天是高潮。在近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离开了大学的象牙塔,结合我们所学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知识去感受社会,观察社会,体验社会。
七月的贵州,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凉风习习。一路上,看不尽的是翠绿的山峰,飞湍的瀑流,潺潺的小溪,朴素的村落。夏天的风带着阳光的味道,吹进心田,送来阵阵清凉。就是在这片避暑胜地,我们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
在短短的几天中,我们奔走于城镇与农村之间,往来于政府部门与当地百姓之中,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到达兴义市顶效镇的第一天,我们团队便对镇政府的相关负人进行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感觉最大的困难就是听不懂当地的方言。毕竟,我是来自粤方言区的,而贵州属于西南官话区。还好,咱团队大部分人都是说西南官话的。在镇政府里我们通过采访政府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到了布依族“查白歌节”的历史与现状。如以前“???白歌节”不对外开放,如今周围地区的人都前来参与;以前对歌都在山上,现在都在修建的舞台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论坛会和招商引资等新的项目也逐渐加了进来。第二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到查白村办公室获取关于“查白歌节”的资料。幸运的是,资料拿到了,还看到了“查白歌节”演出的排练。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查白歌节”了。8月8日是“查白歌节”最隆重的日子。这一天,我们算是体验了一把“查白歌节”的味道。早早的,我们便从大本营出发,步行几十钟的路来到查白村,算是“赶查白”吧。一路上,有的村民是开车去的,有的是步行去的,有的全家出动了,们只有一个目的——前往查白村。到了查白村已是非常多人了,摩肩接踵,气氛热烈,蔚为壮观。在查白村中心道路的两旁,摆满了各种的摊子,有卖服装的,有卖特产的,有搞促销活动的。但我所看到的很多东西都不是当地特色的。可以说,市场经济正使各地区的差别缩小。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吃狗肉汤锅的习俗还很好地传承着,村里的许多狗肉摊挤满了人。在当天,我们还发放了近两百份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对于我来说是件既辛苦又有趣的事。由于不懂当地方言,沟通起来就有点困难了,但当地的百姓还是很好地配合来填写问卷了,尽管我发的问卷不多。发完问卷,“查白歌节”演出表演就快开始了。当时已是午后一点了,烈日炎炎,挡不住来看演出的群众的兴致。就是在烈日的暴晒下,来自各地的群众挤在查白广场完了自己期待的演出。但很多人都想看演出,就是找不到好的位置,于是便感觉到人民群众对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渴望了。我也顶着烈日,挤在人群中看了演出。演出节目的内容有不少是外地的,看来这不可小觑,毕竟搞“拿来主义”会淡化本民族的特色的。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调查与体验,我还发现几个让人深思的问题。首先,据说以前过“查白歌节”群众会盛装英姿来过查白歌节,而现在大多都穿休闲装来过节,这不免减少了节日的民族特色;其次,以前用方言对歌是青年人和中年人喜欢的形式,但现在对歌的大多是中年人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会不会出现文化断层的现象?还有,会适用民族传统乐器的基本是中老年人了,年轻人一般都跳舞了;此外,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么商品,本民族特色的却不多,对不少人来说,这已经是物质消费的节日了。虽然如此,但还是有不少让人欣慰的地方,如当地政府对歌节的高度重视;;当地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群众???对歌节的喜爱,即使青少年也没有对本民族文化产生叛逆之情;查郎与白妹对群众的影响力仍不减,仍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群众们的参与程度还很高,歌节也显得很有活力。
短短几天,却也留下了不少回忆。还记得我们去政府部门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