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docVIP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   摘要:以携带抗叶霉病基因Cf-16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材料Ontario 7816为母本,感病材料07880为父本配置杂交,以亲本及其F2代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SSR和AFLP技术筛选与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鉴定到与Cf-16基因连锁的SSR标记1个、AFLP标记5个,并将AFLP标记E-ACA/M-TCG219转化为AFLP-SCAR标记并应用于种质资源筛选,筛选出3份携带Cf-16基因的番茄材料,为抗叶霉病育种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叶霉病;Cf-16基因;SSR标记;AFLP-SCAR标记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9-2066-04   叶霉病是由褐孢霉属(Fulvia)褐孢霉[Fulvia fulva (Cooke) Cif.]引起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主要病害之一,既影响番茄产量又影响果实品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1]。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解决番茄叶霉病最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途径之一。但是防治番茄叶霉病是十分困难的,主要是由于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分化十分迅速,育成含有新的Cf抗病基因的栽培品种不久后,就会分化出侵染该基因的新致病生理小种。目前,国内番茄抗叶霉病育种中普遍应用的Cf-4抗病基因已被侵染,侵染Cf-9抗病基因的生理小种在华北地区也被检测出来[2]。已报道至少有24个抗叶霉病基因被发现,它们能够克服不同的叶霉病生理小种[3],因而利用新的、具有较高抗性的Cf抗病基因将是我国叶霉病抗病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番茄与叶霉病病原菌的互作遵循“gene-for-gene”学说[4],开展番茄抗叶霉病育种工作要根据当地叶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分化情况,利用抗病基因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病性进行鉴定。传统的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直接影响多抗性新材料及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而且还易受环境条件、接种技术等影响,从而导致鉴定结果不稳定。抗病育种是一个长期策略,合理利用抗病种质资源保持持久抗性十分重要。分子标记技术为快速筛选鉴定抗病基因提供了有力手段,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番茄叶霉病抗病基因的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Cf-4和Cf-9基因紧密连锁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的Milky Way位点;Cf-2和Cf-5基因紧密连锁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Cf-6基因同样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Cf-11、Cf-12和Cf-19基因也分别被定位于染色体上[5-10]。   本研究应用SSR和AFLP标记方法对Cf-16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研究,并将获得的与Cf-16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从而为开展Cf-16基因的相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番茄抗叶霉病材料Ontario 7816(含Cf-16基因,不含其他抗叶霉病基因)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提供;番茄感病亲本材料07880(不含任何抗叶霉病基因),亲本杂交(Ontario 7816为母本,07880为父本)的F1代,F1代自交获得的F2代分离群体,番茄感叶霉病通用对照品种Money Maker(含Cf-0基因),番茄叶霉病优势生理小种1.2.3.4[11]以及64份番茄自交系种质均由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所收集、分离和鉴定。   1.2 方法   1.2.1 接种方法及病情分级标准 接种采用喷雾接种法[10]。接种苗龄为4片真叶期,浓度为107个孢子/mL。接种后3 d内保持相对湿度100%,温度22~25 ℃,使叶霉菌进行繁殖,3 d后相对湿度降至80%保持11 d,接种14 d后调查发病情况。   单株分级标准:0级——无症状;1级——接种叶有直径1 mm的白斑或坏死斑;3级——接种叶有直径2~3 mm的黄化斑,叶背面有少量白色霉状物;5级——接种叶有直径5~8 mm的黄化斑,叶背面有许多白色霉状物;7级——接种叶有直径5~8 mm的黄化斑,叶背面有黑色霉状物,同时上部叶片也有黑色霉状物;9级——接种叶病斑上有大量孢子,上部叶片也有孢子形成。   1.2.2 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抗、感池的建立 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采用CTAB法[12],以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完整性,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的浓度,调整各样品DNA浓度为50 ng/μL。从F2代分离群体中随机选取10株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参照Michelmore等[13]的混合分组分析法,建立抗病池和感病池,各取等量的DN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