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案例汇总好文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护理安全案例汇总好文档

5.各种操作前切记查对姓名,并向病号说明床位不可随意调换。 6.常用药物的剂量应牢记,对不认识的药物应向医生核对剂量。 7.特别药物输注过程加强观察,并向患者及家属作必要的宣教以协助观察。 8.药物过敏试验阴性者输液过程也应加强观察,首次输液速度应先调慢,观察一段时间无反应再调整速度。实在忙不过来时,请家属协助观察。 9.对你记录的每个数据负责。 10.病情观察是护士最富挑战性的一项工作,它需要丰富的学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11.除抢救过程外不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口头医嘱后及时请医生补医嘱! 12.不要为任何人注射来源不明的药物。 13.明确不执行的医嘱及时请医生“DC”。 14.牢记250ml液体加钾不超7.5ml,500ml液体加钾不超15ml。 15.药盒里的药也有装错的时候,抽药前、抽药后、用药前切记保留安剖查对。 Q Q: 954570564 TEL* 要规范操作行为 * 病情出现变化,就算医生在场,也要向医生汇报病情并作好记录。 * 健康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要考虑病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 护理安全案例汇总 XXX保健院妇科 thy 护理安全案例 通过别人的错误或教训找出我们自已改进工作的方法及措施,切实推行问题管理理念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流程、护理常规及护理工作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的学习及坚持,确保护理质量、护理水平及护理安全。 病例1 :一位护士,把止血带扎在一个女孩右手腕上预备静点,忽然有人叫她,她急匆匆跑出去,再也没回来。女孩的妈妈顺便放下了女孩的袖子。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位护士发现女孩的静点没扎上,负责任的为女孩扎上了静点。输液结束,女孩和妈妈回家了,女孩出去玩,一个小孩跑来找女孩的妈妈,说:为什么女孩的手是黑紫的呀?妈妈急忙一看:止血带还在女孩的手腕上扎着呢。从此,女孩失去了右手。 病例2 :一位护士,拎着止血带,那着“吊瓶”,夹着棉签,来到病室给病人打“吊瓶”。排气,选血管,扎止血带,消毒,穿刺,好!一针见血。松开止血带,粘胶布。不好!针柄和针梗断开。护士下意识的用手捏针头,没捏住,又一边急忙扎止血带,一边用变调的声音让旁边的病人和家属找医生和推治疗车。医生来了,帮忙松开了止血带,治疗车来了,针头已经不见了踪影。又一场官司产生了 病例3 :一位中年晚期胃癌行“开关术”,回到病房已经中午。手术医生吃饭去了,病人家属也吃饭去了。值班护士在护理站坐着,实习护士主动去给病人量血压,回来和护士老师说:病人血压有点低。值班护士“唔”了一声,没动地方。当时值班医生也在护理站坐着,值班护士没有向医生反映病情。没有人再去看病人。不久,病人死了。判断护士有责任,结果护士做了经济赔偿。 病例4 :有一位年轻帅气的男性糖尿病病人,饥饿难忍,很难控制饮食,也就很难控制病情,本人很痛苦。一天他和一位护士交流:医生,求你治好我的病吧。护士说:糖尿病在世界上都治不了,我有啥法。病人说:那我就得饿着吗,护士说,那可不,吃多了就不行!!!那时是80年代中期,还没有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说法。结果,病人自杀了。 病例5 :有一位无名高热病人,极度衰竭,“恶液质”状态。一日,病人烦躁,进修医生医嘱:冬眠灵一支肌肉注射。一位老一点的护士值班。护士说:医生,请你写上剂量。医生急眼了:让你打一支就打一支,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护士拿了一支50mg的冬眠灵给病人肌肉注射。结果病人血压下降,再也没升上来。 病例6 :有个护士上夜班,很忙,给病人的脚上打上甘露醇,也没巡视,到拔针时,病人的注射部位都肿了,甘露醇都输在血管外,也没处理,到第二天,病人的脚又红又肿又痒,上白班的护士给他连忙用50%的硫酸镁持续湿敷,一直敷了3天,才消肿,没导致坏死。 (防范措施 :如果护士忙得实在顾不上巡视,可在输液时对病人及其家属说:“输液处千万不能肿!否则会坏死!” 如此,若输液处有渗漏,病人家属会心惊胆颤地跑来告诉你:肿了!”我的经验是:忙时,有劳家属代观察!) 病例7 :有一位年过花甲的男性病人,到一个职工医院看病,医生医嘱:青霉素试敏。护士严格按操作规程配置了试敏液并做了试敏。结果“阴性”。按医嘱为病人静点青霉素。扎上针不一会儿,病人感觉心慌、心难受,呼吸费劲,护士赶快叫来了医生,医生诊断心脏问题,急检心电,测量血压,并立刻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无效死亡。家属不能接受这一事实,申请医疗鉴定,专家讨论认定病人死于“青霉素过敏”。并认为,护士操作无误,但医生、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估计不足,诊断有误是病人死亡的原因。如果当时就确定是青霉素过敏并按青霉素过敏实施抢救,病人有可能免于死亡。 提示:在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阴性的人群当中,仍旧有7%的人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