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不同杏品种枝条中MDA含量和电导率影响.docVIP

低温对不同杏品种枝条中MDA含量和电导率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温对不同杏品种枝条中MDA含量和电导率影响

低温对不同杏品种枝条中MDA含量和电导率影响   摘 要:以5个杏品种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采用测定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抗寒性研究,结果显示,山黄杏MDA含量低,在低温胁迫下变化幅度小,其低温耐受力强;大杏梅MDA含量高,整个过程变化较大,表现对低温耐受力较弱。大杏梅在2月份的电导率值变化幅度最大,从12月的92.09%增加到次年2月的149.08%,山黄杏变化幅度最小,因而,山黄杏的抗寒性最强,大杏梅的抗寒性最弱。   关键词:杏树;抗寒性;相对电导率   中图分类号: S662.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5.025   杏树(Armeniaca vulgaris ) 属蔷薇科李亚科杏属植物,在我国北方的落叶果树中它的适应性最强,在经济林中它是抗旱、耐瘠薄、耐寒、材质好,发展前景广阔的果树之一, 因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发展较快,且成熟期早、果实味美、营养丰富及具广泛的药用价值而深受人们喜爱。但由于其休眠、春季萌芽开花早,始花期一般在4月15日左右,此时正值季节转换,冷空气活动频繁,而杏树在花期一旦遇到晚霜危害,就会造成花柱头萎缩坏死,幼果果柄脱落,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霜冻成为影响杏树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杏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1]。为此,研究不同杏品种与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选育优质抗寒的杏树品种并对其花期所产生的霜冻害进行分析,对发展杏树生产尤显重要[2-3]。近几年来,很多科研工作者针对杏品种的抗寒性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调查,做了大量的试验,确定出部分抗寒品种,为引种和育种提供了选材的依据。本研究对杏品种一年生枝条中MDA含量和电导率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研究5个杏品种的抗寒性及抗寒机理,以期为杏树抗寒品种的选种栽培和育种提供出科学的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4]   本试验设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杏种质资源圃,地处黄土丘陵区,北纬37°23′,东经112°32′,海拔820~900 m,pH值 7.8~8,年均气温8.6 ℃,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为38. 5 ℃和-23.6 ℃,地下??位150 m,年均降水量为400~600 mm,年均日照时数为2 300 h,年均无霜期160~180 d,土壤为砂壤及粉砂壤土。   1.2 材 料   试验品种为:大杏梅、猪皮水杏、鸡蛋杏、红荷包和山黄杏。于2010年12月中旬、2011年1月初和2月下旬,在8~15年生树龄的树体上随机取5个杏品种枝条,取材时注意在树体健壮、树冠南部上方的部位与方向尽可能选取一致且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然后将枝条剪成约40 cm长的小段,分别贴签装袋,回来先用自来水,然后再换蒸馏水反复冲洗,最后放在吸水纸上将水分吸干,低温保存备用。   1.3 方 法   1.3.1 MDA含量的测定 取材0.5 g,剪成小段,混匀,称取0.3 g;放入冰浴的砚钵中,加少许石英砂和2 mL 0.05 mol·L-1pH值为7.8的磷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将匀浆转移到试管中,再用2~3 mL 0.05 mol·L-1磷酸缓冲液分2次冲洗,合并提取液;在提取液中加入5 mL 0.5%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摇匀;将试管放入沸水中煮沸10 min(自试管内溶液中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到时间后立即将试管取出并放入冷水浴中;待试管内溶液冷却后,3 000 g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并量其体积。以0.5%硫代巴比妥酸溶液为空白测652,600,450 nm处的吸光度。计算公式:   MDA(mmol·g-1)=〔6.452*(A652-A600)-0.559*A450〕*Vt/Vs*FW=〔6.452*(A652-A600)-0.559*A450〕/W   式中,Vt:提取液总体积(mL),Vs:测定用提取液体积(mL),FW:样品鲜质量(g)。   1.3.2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5-6] 常温下,称取0. 8 g样品剪碎放入具塞试管中,加入10 mL 蒸馏水,用HY- 4 调速多用振荡器振荡30 min,待其静止放30 min,再用DDS- 11A型电导仪测定初始和最终电导率,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   相对电导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 1 低温对不同杏品种枝条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植物器官在逆境条件下遭受伤害,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通过测定MDA含量的变化可以衡量膜脂过氧化程度,也可反映植物细胞发生膜质过氧化的剧烈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的适应[7]。   低温胁迫下MDA能进一步损伤生物膜[8-10],随着温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