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代号尼亚加拉溪山上空生命线
代号尼亚加拉溪山上空生命线
1968年1月21日,被称作是越南战争期间“最惨烈一战”的溪山围攻战打响,在这场持续77天的争夺战中,美军的空中力量倾力出动,以多机种和超多架次执行了代号为“尼亚加拉”的空中支援。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空对地压制的部分,B-52、A-1、A-7、F-4和F-105等军机出动超过2万架次,共投弹10万吨,其效果有如美国海军陆战队官方所称的,“在我们的空中打击下,越军无论在地面上投入多少兵力也攻不下溪山。”
不过,对于美军最终能够坚守住溪山这一结果而言,“尼亚加拉”行动的另外一个部分其实更为重要,那就是使用C-130、C-123和C-7等运输机所进行的空中运补,而这条空中航道,正是守军赖以生存的唯一生命线。
美国人的奠边府?
战争令溪山这个地处越南西北部广治省境内、原本藉藉无名的地方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在侵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上将的坚持下,美军将这里建成了一处军事基地,并投入了三个海军陆战队营的约6 000名官兵把守。该地在地理上的特殊地位在于:它是南越沿非军事区防线西段的终点,是“阻止北越向南越渗透的关键之地”。
北越军队在1968年新年对溪山发起的进攻,具有前所未见的骇人声势:各种口径的火炮在一天内将1 500吨炮弹倾泻到了美军阵地上。随之出现的步兵部队,则有如“潮水”一般。面对着这样一场显然是全力以赴的进攻,美军内部围绕“是守还是走”产生了意见分歧。
坚守派认定溪山不可弃,美军正可以凭借这处坚固据点大量杀伤越军有生力量,嗣后伺机反击。但是有一个问题,由于作为孤立据点的溪山远离美军后方,其唯一的地面补给通道也即从卡卢到溪山的9号公路已经被越军切断,这就意味着只能对守军实施空中补给。
正是这个问题,令不少美军参谋们认为应该选择走为上。因为在讨论空中补给的可行性时,一个对西方人来说非常可怕的阴影出现了,那就是“奠边府”。在14年前的那场交战中,法军同样是困守着孤立据点奠边府,那里同样深陷山岭环绕之中,同样地面补给道路不通,同样只能依靠空中补给,而战役结果,则是法国在越南殖民地位的终结。而事实上在发起这次战役之前,越南方面就有人宣称要将溪山变成“美国人的奠边府”。
不过在仔细研究了奠边府战役和溪山的周边形势后,侵越美军司令部还是做出了依靠空中补给、固守溪山的决定。威斯特摩兰特别指出了今日和彼时的几处重要不同:其一,当年法国人的机场距离奠边府很远,而溪山附近的机场则要近得多;其二,法军使用的是老旧的C-47运输机,而美军的技术手段要强得多;其三,北越的攻势估计“持续时间至多几个星期”。
运输机大集合
威斯特摩兰能有这样的底气,一大原因是他手里握有绰号“大力神”的C-130中型战术运输机。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的C-130是美国最成功、最长寿、生产数量最多的运输机,在美军的战略和战术空运体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装有4台涡桨发动机的“大力神”配备5人机组,机长29.79米、翼展40.41米、机高11.66米,最多可运载92名士兵或19 870千克货物,无论是体形还是载重量都是法军在奠边府使用的C-47所无法比拟的,而C-130在越战中稳定可靠的表现,则堪比二战中的C-47。
越战开始后,美军逐步将原驻亚太各基地的C-130投入南越基地,到1968年初刚刚达到15个中队共计96架的峰值。其中,在金兰湾集中了51架C-130A型和E型,在西贡的新山一机场集中了27架B型,另外在绥和驻有10架E型、芽庄驻有8架E型。
为应对溪山的战局,隶属于第315空军师(315th Air Division)的多支C-130部队纷纷从原先的南越各基地进驻岘港基地,此地距离溪山直线距离约160千米,“大力神”单程飞行只需用时半小时。与此同时,更多运输机单位也在向此地集中,由麦克拉林准将指挥的第834空军师几乎空巢而出,其下辖的第325空中突击联队和第483战术运输联队分别装备着运输能力相对较低的C-123“供应者”式和C-7“驯鹿”式运输机。
另外,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自己的KC-130F加油/运输机分队也在岘港准备参与空中运补,同时待命的还有陆战队装备着CH-53“超级种马”和CH-46“海上骑士”重型直升机的中队,它们也有一定的灵活补给能力。
经过协调,上述各单位被全部置于空军系统中,由威斯特摩兰的代理指挥官兼美国空军第7航空队司令威廉·W· 马姆耶将军统一指挥。对于人员、装备、战术和指挥素来独立的陆战队来说,被置于一名空军将军的指挥之下本来是无法想像的,但是在溪山吃紧的局势面前,陆战队也不得不暂时抛弃军种间的异见。
“紧急补给”
溪山空运,从战事打响的第一天即告开始。第一批向这个基地运进物资的是6架C-123,而这些飞机到场时的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