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诺贝尔化学奖
2006諾貝爾化學獎
?
本文譯自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公佈給大眾的新聞稿:
/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06/info.pdf
若需要進一步的資訊,請至以下網頁點選:
/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06/chemadv06.pdf
?
譯者前言:從2002年到2004年,連續三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與生物化學相關的研究,今年的獎又再一度頒給了生化學家,這四次的得獎者所做的工作其實都與結構生物學息息相關(無怪乎曾聽人說二十一世紀是結構生物學的世紀),他們的工作也都在利用化學的儀器來解決結構的問題。正如同下文中所提,本年度得獎者的成功就在於不但專精於結晶學,同時也具有對生物體系的深入瞭解,這正符合了現今新興的“化學生物學”的目標,即利用化學的方法去解決生物體系裡的重要問題,看來這幾年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似乎正在肯定化學生物學這個領域的重要性。暑假間我到中研院生醫所聆聽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席嘉諾佛(Aaron Ciechanover)的精采演講,是有關泛素(ubiquitin)所媒介的蛋白質分解反應機制。開場前我側聽到背後兩位年輕人的交談,言談中頗為不解為何他得到的是化學獎,所言差矣!在分子的層次,我們所看到的不是化學還會是什麼?這實在是化學最常被誤解的地方!
?
蔡蘊明謹誌於2006年十月五日(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
後記:? 詹健偉是我在2003年教過的學生,他原在植微系,後來轉入了生化科技系,從起初對生物系統的興趣加上對化學的熱愛導致他轉入生化科技的領域,然而這些年他逐漸的體認:「只有化學才能完美的解釋生物體系」,現在他已經決定投入“化學生物學”的領域。健偉是個認真的學生,他讀我的翻譯文章極為仔細,更進一步的從一個學生化的背景看出我許多翻譯的謬誤以及不通順之處。對我這篇譯文,他主動的幫我修改。有學生如此,是我的福分,感謝健偉也祝福他!
?
蔡蘊明謹誌於2006年十月十三日
?
?
?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是由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結構生物學系的Roger D. Kornberg獲得,主要是由於他所做的基礎研究,對瞭解基因上所攜帶的訊息如何被轉錄,然後傳遞至細胞中負責合成蛋白質的部門,具有重要的貢獻。Kornberg教授是第一個人,能讓大家真正在分子層次 看到,真核生物(eukaryotes;相對於細菌,真核生物具有明確隔間的細胞核)的基因訊息轉錄過程。像我們這樣的哺乳動物或是較低等的酵母菌,都是屬於真核生物。
?
生命的核心
對所有的生命體而言,不斷的轉錄在DNA(去氧核醣核酸)中所帶的資訊,是一個最核心的步驟。DNA分子是被保護在細胞核內的,基因的資訊因此需要“拷貝並轉換”成為一個稱為信使核醣核酸(mRNA)的物質,這個物質會將基因訊息帶到細胞中製造蛋白質的部份,而蛋白質才是真正組成生物體及執行功能的主要角色。
?
如果轉錄的過程被阻斷,生物體很快就會死亡,因為所有細胞中蛋白質的製造都停止了,這就是中了某些毒蘑菇,例如毒鵝膏(death cap)之毒時所發生的狀況;毒鵝膏的毒素阻斷了一個稱為核醣核酸聚合酶(RNA-polymerase)的酵素,這個酵素在轉錄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數天內這個毒素會從腸擴散到肝臟和腎臟,因此慢慢的破壞了所有的器官。許多的疾病例如癌症、心臟病以及不同型態的發炎都與轉錄過程受到干擾有關。
?
?
細胞多樣化的解釋
由於真核細胞轉錄系統的彈性造成了這個生物體系的多樣性,體內所有的細胞都帶有相同的基因訊息,但是不同的組織所轉錄的部份卻大相逕庭,也因此轉譯產生不同的蛋白質。有關轉錄的知識也有助於瞭解幹細胞如何在不同的器官中發育成不同種類的特定細胞,並具有獨特的功能。我們對於幹細胞的興趣就在於它的醫療運用以及能發展成為生物體內任何功能的細胞,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完全的發揮幹細胞在醫療上的功能,那麼掌握轉錄的控制機制就成為必要的步驟之一。
?
?
DNA的分子是由代號為G,C,A和T四種塊材所構築的,而RNA則是由四個相對應的塊材組成。而寫在這些分子中的基因訊息決定於這些塊材結合時的序列,基因的密碼也就是由這四個字母所組成。DNA的分子是雙螺旋的結構,在雙螺旋之一股上的G永遠是對應著另一股上的C;類似的,A則對應著T(華生、克里克與威金斯因為這項發現在1962年得到他們著名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轉錄的過程始於DNA雙螺旋的打開,此時裸露的塊材就可被當成模板而製造出RNA的單股結構,因為細胞的溶液中含有RNA的塊材,當轉錄的過程進行時,對映於裸露的DNA單股上C塊材的G就會植入在相對的位置,而相當於T的RNA塊材就會植入在DNA單股上A的對映位置,依此類推,RNA就這樣一步步的組合起來,形成那裸露的DNA單股之“負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