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华跨国公司避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在华跨国公司避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研究跨国公司避税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多,OECD国家的研究很丰富,方法复杂,结果有价值。但发展中国家数据较少,研究方法局限性较多。对避税问题的理论研究领域包括利润最大化、代理框架下的研究、避税与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之间的关系研究等。本文着重采用一省范围内的在华跨国公司数据,对跨国公司避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考察避税与企业特征以及税务机关征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跨国公司;避税;税收筹划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5-0085-06
“避税”一词最早出现在欧美地区,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将其经营活动范围扩展到全球各个角落的同时,也将避税带到其它国家,使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经济地区深受其害,形成了全球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跨国公司在华避税??为比比皆是,防不胜防,使我国税源大量流失。面对这种挑战,有必要从战略角度研究跨国公司避税的影响因素,量化这些因素与税务机关税收征管之间的关系,并且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国家税务机关采取反避税措施提供建议及意见。
(四)跨国公司避税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综述
与本文有关的理论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研究税收筹划和避税港经营问题,如Fuest和Riedel[1];第二类研究年度企业有效税率(Effective Tax Rate,ETR)的变动,如Rego[2]、Dyreng等[3]、Schwarz[4]; 第三类研究会计(账面)—应税利润差额的成因及后果,如Hanlon [5]。
我们通过第一类理论文献了解税收筹划的策略手段,学习有税收筹划倾向的企业特征有哪些。
一、文献综述
对美国跨国公司避税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较多,学者们研究公司是否通过利润转移行为最小化其税负,以及转移利润的途径和结果。Fuest和Riedel[1]的研究中概要描述了包括贸易转移定价法、利润转移、避税港经营等几种主要的避税方法。Grubert和 Mutti[2]、Rousslang[3]、Hines和Rice[4]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跨国公司的税前利润在避税港留存较多,这符合利润转移行为动机。Baker[5]基于对11个国家获得的贸易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550份(匿名面谈)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并分析发现,从发展中国家每年流出的利润高达5千亿—8千亿美元,其中,与美国相关的交易利润流失额达2千亿美元。Baker还指出同一跨国公司在两个不同国家的分公司之间可能存在跨境利润转移,其中,60%通过独立分支机构之间的转移定价、跨国公司内部转移定价和虚假交易等合法交易实现,其余通过非法交易实现。Schwarz[6]也指出,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美国的跨国公司将其在美国和欧洲高税率国家获得的利润转移至避税港。
在高税率的国家举债融资,利润多流向税率低于10%的国家。Desai等[10]研究跨国公司利用利息支出可从税基中扣除来转移利润,因此在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多采用债务融资。
通过第二类理论文献总结研究方法。如Schwarz[6]采用截面数据回归模型检验美国跨国公司是否通过利润转移行为最小化其税负。Rego[7]采用COMPUSTAT数据集中1990—1997年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检验了跨国公司税收筹划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的正相关关系。Mills等[8]通过采用企业3年平均ETR为因变量,采用税收筹划投资(企业税务部工资+税收筹划费用),规模,国外资产虚拟变量,长期负债率(长期负债/总资产),固定资产率,库存集中度等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并得出税收筹划投资多和杠杆比率高与企业ETR低相联系的结论。
第三类理论文献指出避税企业的报告会计—应税利润差较大,二者相关度高。Manzon 和 Plesko[9]估计了一个固定影响模型,采用企业会计—应税利润差额为因变量,采用有利节税的投资和融资(利润率、亏损经营、销售额变化),随时间变化的投资(厂房设备和其它资产的定期折价/退休福利),永久性差异(1993年前的商誉),偶然因素(亏损额变动、国外经营范围、规模、之后的扩张)等为自变量进行实证分析。Desai 和 Dharmapala[10]利用会计—应税利润差额中不能解释的部分作为避税代理指标进行固定影响模型分析。因变量采用递延收入对会计—应税利润差额回归残差做Y,自变量包括激励补偿和管理变量。
二、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1.在华跨国公司相关数据来源
实证研究数据来源于某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本文采集了某省国家税务局2011年管辖范围内,申报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10万元以上的A类外商投资、2 424户独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截面数据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商品流通企业内控制度.doc
- 商品混凝土施工中预拌砼原材料质量控制.doc
- 商法诚实信用原则浅述.doc
- 商标权与商号权权利冲突及其解决.doc
- 商誉内涵及其计量研究.doc
- 商贸集团跨越式发展对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影响研究.doc
- 啤酒业发展四条导航线.doc
- 啤酒品鉴店三个细节.doc
- 善治视角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doc
- 善因营销对消费者响应影响因素分析.doc
- 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餐饮产品开发与创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专业英语(材化学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有机化学Ⅴ(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化学专业导论和学业发展指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东北大学《化学学科导论与科研创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北京印刷学院《分析化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北京服装学院《化工制图与AutoCA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 公职人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025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