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论述类文本阅读——刘小玲
第一课时 考点阐释及论述类文章的特点 考纲要求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科学类文章的结构 自然科技类文本考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阅读时注意: 社会科技类文本侧重考察理解与分辨、抽取与推断。阅读时要注意: 第二课时 考点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阅读思维过程。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都相对集中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我们把这个中心思想叫做段落的中心。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就是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合在一块,就形成了文章的中心。论述文中的内容要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全文的中心意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大多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考场答题技巧】 1.抓住中心语句。论述类文本的中心句往往在段首或段尾。找出中心句,能直接概括出全段的中心或全文中心。有的词语反复出现,是关键词语,亦应抓住。 2.抓住过渡句。过渡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则是转换或引申。抓住过渡句有助于理清结构,归纳内容要点。 3.综合层段大意。在归纳自然段段意基础上,进而归纳层意,然后根据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综台层意,归纳全文中心。 【相关文段阅读】 ⑴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⑵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⑶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性质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⑷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诗歌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 ⑸不过,即使是诗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典型考题】请结合文本,简述‘诗”在西周的作用。 【参考答案】诗是西周礼乐政治活动的产物,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一方面可以补察时政,另一方面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秋学期思惟政管实际课程《大年夜师长教师职业生活计划课程》 实战练习训练 课件编号2012-04.ppt
- 2012高三专项复习-听力.ppt
- 2012辅仁大学研究所招生系所简介.ppt
- 2012高一历史课件 22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9(岳麓版必.ppt
- 2012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要点 命题导向 策略) 15-49碰撞.ppt
- 2012辅仁大学研究所招生系所简介不求第一但求唯一.ppt
- 2012高三一轮(纲目版)语文第3部分现代文浏览 专题19 .ppt
- 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各类型题解题技巧:专题十一 图形图解类试题的解题策略( 2013高考).ppt
- 2012高考生物二轮温习各类型题解题技能 专题十一 图形图解类试题的解题计谋课件.ppt
- 2012高考生物复习各类型题解题技巧:专题十一 图形图解类试题的解题策略( 2013高考).ppt
- 2013高考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课件论述类文本阅读(161张)(安徽专用).ppt
- 2013高招考试通俗论述类文章浏览之客观表述题.ppt
- 2013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复习题.ppt
- 2013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题型分析(技巧加典例)..ppt
- 2013高考复习讲座修改稿概要.ppt
- 2013高考物理人教版必修1 2.4《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课件.ppt
- 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第5节 平方差公式.ppt
- 2014-2015年《金版学案》高中化学必修1鲁科版配套课件:322氨与铵态氮肥.ppt
- 201441爱Leslie之蓝色系列.ppt
- 2014中职旅游心理学(主编彭萍 重庆大学版)课件:第五章 旅游管理心理学01.ppt
最近下载
- 臀位剖宫产护理查房.pptx VIP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2.docx
- 美食推荐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冬季预防训练伤部队ppt.pptx VIP
-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pdf VIP
-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VIP
- SANKEN三肯变频器samco-ns TEXC-NS-002(小容量)使用手册调试说明书.pdf
- 标准图集-05R502-燃气工程设计施工.pdf VIP
- 不靠谱梦想该劝阻吗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