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茶树品种引进情况调查研究
山东茶树品种引进情况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刘 洋(1985-),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树种质资源研究。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结合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对山东茶树引种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引进茶树品种主要来源于浙江、福建、湖南和安徽,共引进茶树品种75个;引种方式主要为茶籽,以鸠坑和福鼎大白种植最广;无性苗引种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未形成规模,多处于试种阶段;山东引进品种的结构由单一适制绿茶向红绿茶兼制以及乌龙茶、多茶类适制方向发展;目前山东在生产上主要种植的无性系品种有:福鼎大白、龙井43、龙井长叶、白毫早、迎霜;适宜推广种植的无性系品种有:中茶108、乌牛早、舒茶早、碧香早、平阳特早、金观音、金萱等。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引种;山东
中图分类号:S571.102.2(2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6-0039-06
山东位于我国江北茶区的东北端,种茶区域处于北纬34°53′~37°49′、东经116°42′ ~122°42′之间,主要产区为东南沿海丘陵区(胶州湾以南,沂沭河以东)、胶东半岛丘陵区(胶莱平原以东)和鲁中南泰沂山区,种茶的地市主要有日照、临沂、青岛、胶南、潍坊、烟台、威海、泰安、淄博等。虽然有资料表明:山东历史上有种茶的记载[1,2],但大规模的种植却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南茶北引” [3,4]。经过试种成功、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50多年发展历程,目前山东茶产业已成为部分地市的农业高效特色产业之一。全省现有茶园面积,20 000 hm2,且以每年新建茶园1 000 hm2左右的速度持续稳步发展。
在山东茶产业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新建茶园所需的茶籽或茶苗一直沿袭着主要从南方产茶省调入的方式,这使得山东茶区的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引种经验。本项研究采用多种调查方法,拟全面了解山东引进品种的方式、来源、引进品种数量及其在山东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表现以及种植情况,总结50多年良种引进工作的经验教训,为科学合理开展茶树良种引进工作提供参考。
1 调查地点和方法
11 实地调查
对山东茶叶主产区20??家茶叶龙头企业及茶农进行了调查,对引种的茶树品种进行编号登记,询问记录引种情况,了解和观测品种的适应性、抗寒耐旱抗病虫特性、产量情况和品质特点。
12 问卷调查
向浙江、湖南、安徽、福建等省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或科研单位询问相关情况,包括山东茶区提供茶籽或无性茶苗的品种名称、数量和年份情况。
13 文献查阅
系统查阅山东茶产业的相关文献,特别是不同茶树品种试种比较试验方面的文献,分析不同时期茶树品种引种特点,编号登记引种或试种茶树品种的名称,记录有关引种情况,并对茶树品种的生物学特征、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特性进行归纳总结。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茶树品种的引进方式
茶树品种的引进方式有两种,即有性后代的茶籽和无性后代的茶苗。目前山东茶树品种的引进方式主要采用茶籽方式,无性茶苗所占比重极小,大部分仍处于试种阶段。以上方式的选择与不同引种方式的特点和山东茶区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也是山东长期“南茶北引”总结的宝贵实践经验。
两种引进方式在种质一致性、适应性、运输便利性和成本高低上存在显著差异。引种茶籽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进行引种驯化,且运输方便,投入成本低,但由于茶籽为异花授粉植物,种性混杂,不利于后期茶园的管理和名优茶生产。引种无性苗则能很好地保持良种的特性,但其适应性和运输的便利度都不及引种茶籽,且苗木投入成本高,茶园管理也要求更加精细。
山东茶区属于茶树次适宜生长区,冬季极端温度可达-10~-20℃,且低温持续时间长,冻害严重,春季“倒春寒”频发,加之冬春季空气十分干燥、有效降水少,严重影响茶树的安全越冬和春茶生产[5]。境内土壤类型多,其中以花岗岩、正长岩、片麻岩、结晶片岩和页岩等酸性岩发育的棕壤和褐壤土较适合茶树生长[6],但由于土壤淋溶少,pH值一般为60~68,对喜酸性土壤的茶树(最适pH值50~55)[7]而言,pH偏高。针对山东茶区不利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引种方式的选择上首先应考虑其适应性大小和是否有利于引种驯化,所以,引种茶籽更适合山东茶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但随着茶树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茶园微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创造出适合茶树生长的环境。无性苗的引种也由“南茶北引”初期的失败逐渐走向成功,出现了一批规模不同的无性系茶园。
22 山东茶树品种的引种区域
在山东“南茶北引”初期,曾相继从安徽、浙江、江苏、湖南、福建、河南、陕西、四川、云南等产茶省购进群体种茶籽进行试种,引种范围较为广泛[3,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