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文学名著导安娜卡列尼娜
* 列夫·托尔斯泰像 我深深地热爱托尔斯泰,我爱他一如既往,从未间断。近两、三年来,我一直是在他的思想气氛的包围中生活着。我对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伊凡·伊里奇之死》,比任何一部伟大的法国作品都更觉亲切。这位伟人的仁慈、才智、绝对真实,在当时那种精神上的无政府状态的时代里,对我来说是一种最可靠的指南。 ——罗曼·罗兰(1902)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也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托尔斯泰的波里亚纳庄园 拓展资源链接: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一、托尔斯泰的生平与创作简介 军队生涯与《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855-1856) 最初的试笔与自传体三部曲(1852、1854、1857) (《童年》、 《少年》 、 《青年》) 主人公:尼考林卡 不仅描写了心理过程的结果,他还关切这过程的本身,关切这种内心生活中难以捉摸的、以非常的速度和无穷的多样性彼此嬗替着的现象。 ——车尔尼雪夫斯基 对内心活动隐秘活动的深刻理解 道德情感的纯洁 心灵辩证法 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这种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它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所说的心灵辩证法。 青年托尔斯泰 术语链接:心灵辩证法 《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 《哥萨克》(1862) 奥列宁 玛尔扬卡 鲁卡施卡 高加索地区风光 人生活着就像大自然生活着一样;他们死亡、诞生、结合,又是诞生、争斗、吃、喝、欢呼,然后又是死亡,除了大自然给予太阳、青草、野兽、树木的那些不变的条件以外,并没有其它条件的限制。也没有其它的法律。 自然之子 单纯的人 真正的人 “幸福在于为别人而生活” 《战争与和平》(1863-1869) 《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 《复活》(1889-1899) 《战争与和平》是历史向前发展的活生生的记录,小说内容广泛,其中包涵的双重主题——老一代与新一代,战争与和平——随着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来。 包尔康斯基公爵 罗斯托夫伯爵 别祖霍夫伯爵 瓦西里·库拉金公爵 彼埃尔 安德烈 尼古拉 娜塔莎 爱伦 阿纳托尔 道洛霍夫 庄园贵族 彼得堡权贵 玛丽亚 拓展资源链接:《战争与和平中的人们》 在这些人物中,处在核心位置的是我们在生活中熟悉的形象。我们对娜塔莎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就像我们会对苏格兰女王玛丽争论不休一样。鲍尔康斯基公爵和他妻子的那种颇富戏剧性的关系可以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随处找到。但核心的核心是摇摆不定的皮埃尔,他是本我、现代人、我、家,这样一个生物,有知识但又无知,胆小怕事,富有,很容易受到惊吓,是七情六欲的奴隶,懒散邋遢却精力充沛,自私而又慷慨,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缺乏奉献精神,对生活有敏锐的感觉,除了头脑什么都不缺。我们认识皮埃尔这些不同侧面的形象,却很难理解他们,托尔斯泰也是如此。这本书的伟大难道不正在于,在许多场合托尔斯泰含蓄地承认了他自己的失败吗? ——(英)威廉·戈尔丁《托尔斯泰的山》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 ——陀思妥耶夫斯基 其它创作 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活尸》(1911) 中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 《克莱采奏鸣曲》(1887-1889) 《谢尔盖神父》(1912)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思想与艺术探索的结晶。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把人的精神复活看作社会根本转变的起点,这种思想集中地通过对男女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精神复活过程的描写表现出来。 柯尼的故事 个人经历 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关系,道德复活和人的新生的主题 社会现实的广阔画面,以及对社会现实的矛盾的剖析 关于《复活》描写的两面性 忏悔 决裂 聂赫留朵夫 纯洁善良、追求理想 放纵情欲、走向堕落 从忏悔走向复活 思想上的紧张的探索,求得内心的“和谐”的尝试 拓展资源链接:《聂赫留朵夫的“复活”》 玛丝洛娃 天真纯洁的少女 受骗之后的堕落 发现人身上的善、回复信念、产生真正人的情感 男女主人公复活的道路是不同的,但作者认为他们的精神归宿是一致的,即“博爱”与“宽恕”。小说对宗教式虚幻世界的追求与对现实中各种社会现象之实质的深刻洞察、揭露与批判是共存的,因此,这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的深度和社会批判的力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