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谈乡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简谈乡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园文化,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复合体,在校园中,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甚至可能衍射到校园之外。
现今,走进农村中学,可以看到一些学生随地乱丢垃圾;举止粗俗,出口骂人,污言秽语;四壁涂鸦无顾忌;任意践踏草坪、采摘花草;大声喧哗、哗众取宠;男生染发长发;奇装异服,追求个性;诚信差,人情薄……农村中学学生存在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有:⑴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缺乏,致使校园文化贫乏。⑵农村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办学效益评价,多以有多少孩子考上重点学校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驱使着学校重课本知识传授,轻素质教育,或是很少培养做人道理。⑶农村中学学生生活的大环境多是闭塞、不开放的,家庭又没有创造良好的环境,留守儿童不断增加;再者,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不断递增,家庭的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社会大环境影响,多种媒体误导,使得精神文化本来就贫乏的农村中学生,就更会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讲攀比”“显摆”,以此来张扬自己的“优势”。
我们知道,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品质、行为价值和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人生观和世界观处于不定型期,我们并不能指望一次英模报告会、一次讲座、一场电影就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能把他们塑造得尽善尽美,而是要立体地、全方位地、反复地运用校园文化形式和文化手段,对他们进行感染、陶冶、磨炼,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滴水穿石的效果。因此,及时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呢?本人在从事学校管理工作中,是这样做的。
一、利用教室空间营造人文精神氛围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可以在教室的两边张贴激励人的标??,如: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直机关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求学,不时冷时热,要持之以恒;言行,不浮躁轻妄,要稳重踏实;律己,不放纵苟且,要防微杜渐;待人,不狭隘争斗,要豁达利他。没有大到不可实现的理想,也没有小到不可设定的目标。鸟要飞翔,有天生的翅膀;人要飞翔,有自己的思想。
这些学生任何时候都能看到,时刻提醒学生要博闻强记,奋斗不息。可由值日生在黑板边角写上名言警句,如:“傲雪欺霜赛严寒,乘风破浪争上游”“实力筑才情,创新显机智”“巍然蜀道勇者平,学海无涯智者胜”等。这些名言警句,既可挖掘人文因素,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达到润物无声之效。
在教室的后墙壁上,开辟“班级文化园地”,设计“班主任寄语”“时事纵横”“温馨提示”“精文荟萃”“星语心愿”等栏目,在学校走道上,挂上名人警句,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奋斗就是人生,奋斗就是理想;既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又可培育人文素养。
二、利用校园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环境是陶冶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资源。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建设学校文化长廊、少先队活动阵地、广播站、宣传橱窗、板报、班级文化栏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文化,对学生个体跨时空地、潜移默化地实施影响和教育,使他们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与感染,引起情感的共鸣,产生一种自我完善的内在驱动力和约束力,进而使之自觉形成学校“规范”和“软约束”的效果。平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学校为提醒学生爱护自然环境而题写的警示语,使得同学们去仔细观察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用心去体会花、草、树木、建筑、雕塑等,用心灵与历史对话,感悟生命,就会激发起学生对历史、对生命、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努力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在他们心中积淀浓厚的人文素养。事实上,我们不难感受到在一个具有优雅文化的校园里,言谈举止的粗俗无疑会受到约束,损坏公物等不良行为和歪风邪气会有所收敛。实行“文明班集体”评选活动,并发放“星级班级”标志,挂在教室外面;实行班级量化考核,落实日检查、日公布、周评比、月汇总,掀起全校性比学习、守纪律、讲卫生竞赛高潮,极大促进了校园文明行为。
三、传承传统精神汲取文化养料
一个民族赖以传承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理应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为其弘道扬义,从中汲取丰厚的养料。我们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学习、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汲取文化养料。如开展每周的升国旗活动,进行各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活动;开展“弘扬传统美德”主题班队会活动;开展“古诗文吟诵”,讲中华美德故事活动;开展“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一句格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