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事故案例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训课件】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四 瓦斯事故分析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河东煤矿“6·11”较大瓦斯(爆炸)事故 2009年6月11日6时50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河东煤矿井下-130米水平九区七号面下川掘进工作面发生一起较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33.5万元。 事故矿井概况: 河东煤矿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梁镇平顶庙村。有职工160人,1999年6月建井,2000年8月投产,隶属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为乡镇煤矿,核定年生产能力6万吨。 矿井可采煤层五层,可采储量90万吨。矿井采用双立井开拓方式,抽出式通风,主井入风,副井回风,主要通风机型号为KBZ-11-22型,矿井总入风量为1080m3/min;低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0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9.26m3/t,煤的自燃倾向性为Ⅱ类,自燃发火期3--6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矿井水文地质简单,正常涌水量40m3/h。安装KJ19N型安全监控系统。 2009年4月2日,该矿经市、县煤炭管理部门验收同意恢复生产。 事故地点概况: 事故发生在九区七号面下川掘进工作面(以下简称七号面下川) 。七号面下川设计长度150米,爆破掘进,梯形木棚支护;七号面下川于2009年4月2日拉门,6月10日4点班共掘进156米,矿决定从6月11日零点班开始,七号面下川停止掘进,对九区运煤下山进行巷道维修。由于维修地点在七号面下川局扇安设处附近,考虑到局扇会影响维修工作,生产矿长在班前会上安排维修作业前拆除局部通风机、同侧悬挂的电缆和七号面监控装置。 6月11日零点班,维修人员在维修巷道施工前,在无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将供给七号面下川掘进工作面的局扇、风筒和安全监控装置拆除。 事故发生经过及抢救过程: 2009年6月11日零点班,小班出勤47人,生产矿长于彦国组织召开班前会,安排井下工作:八区采煤、掘进13人,九区三号采煤面维修拉底6人,九区运煤下山维修12人,井下另外3处盲斜运输辅助人员计6人,跟班1人,安全检查工1人,电工 1人,水泵司机3人,每个维修地点配备一名瓦检员共计4人。 6月11日0时30分左右,九区运煤下山维修的12名作业人员到达作业地点,其中:7人进行维修作业、4人负责装车和推车、1人开绞车。维修作业前,班长杜少杰让瓦检员韩树文停风机,同时电气工习洪光按照生产矿长于彦国的安排,在切断七号面下川动力电源、信号电缆的同时,将七号面下川甲烷监测传感器撤出。维修工作开始,在翻修了三架棚子后,正在装货时,维修人员突然听到“轰”的一声响,一股气流吹来,作业人员便失去了知觉。 此时在3号面下川拉底维修的陈永升,突然感觉有一股强大气流冲击,意识到 “出事了”,陈永生将3号面维修人员召集一起,与赶到此处的瓦检员韩树文一起往下跑,快到九区运煤下山维修地点时,看到杜少杰等7人相互搀扶着往上走,陈永生安排人员护送伤者升井的同时,叫人往井上打电话汇报。 陈永生等人到达维修地点后,发现仍有很多烟雾,有1台矿车车里躺有一人头部烧焦,另一台矿车车轮处还躺有一人,已经死亡。同时发现有两架棚子已倾倒,赵洪财被三棵木料压在下方,正喊“救命!”,陈永生等人立即抬起木料,救起赵洪财,并将两名死者抬至-130米车场处装入矿车,此时碰到由地面赶来的生产矿长于彦国、通风矿长周树斌等救援人员。 在组织护送伤亡人员升井的同时,生产矿长于彦国安排宋彬等5人从三号采煤工作面找来风筒,恢复七号面下川的局部通风。当接完第3节风筒时,宋彬等5人相继被一氧化碳熏倒,于彦国立即拿起风筒对着他们吹,此时八区人员赶到,立即组织将晕倒的人员救出,并撤出所有人员。 13时30分,接到救援指令的阜新市地方煤矿救护队开始入井搜救,经过搜救未发现其他伤亡人员,于15时30分结束搜救工作,同时撤出井下所有人员,至此井下抢救工作全部结束。此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其中1人因抢救无效死亡),15人轻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 九区七号面下川掘进工作面,因停风造成瓦斯积聚,浓度达到爆炸界限,原七号面采空区自燃发火导致工作面瓦斯爆炸。 事故教训: 一、现场安全技术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1.“一通三防”工作管理混乱。 (1)局部通风管理混乱。井下在无措施情况下随意停风;七号面下川掘进工作面已掘进156米,在停止掘进后,未采取任何措施,便停止局扇供风。 (2)安全监控系统管理混乱。九区运煤下山维修作业时,擅自将七号面下川掘进工作面监控设施拆除。 (3)火区管理工作不到位。事故调查发现:6月3日,原七号面上川密闭有一氧化碳渗出,浓度为0.03%,九号面上川密闭有一氧化碳渗出,浓度为0.0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