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河北肝病讲习班)20100522.ppt

肝衰竭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河北肝病讲习班)20100522.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衰竭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河北肝病讲习班)20100522

2010年5月全国第五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高级专修班 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 李 筠 肝衰竭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肝衰竭的定义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我院1693例重型肝炎分型情况 2001.12---2006.10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 探索证候分布特点、演变规律 制定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基于“治未病”思想,防治“变证”、“坏证” 重大专项课题总体目标 前言 慢性肝衰竭〔旧称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CSH)〕是我国重型肝炎中的主要类型,急性及亚急性肝衰竭属于中医“急黄”、“瘟黄”范畴,慢性肝衰竭由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发展而来,具有“久病入络”、“内结为瘀血” 的特点,属于中医“瘀血发黄”的范畴,并具有正虚邪实的病理特点。 肝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研究方法 检索策略: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检索主题词:包括重型肝炎、重症肝炎、肝坏死、肝衰竭、中西医结合、中医、中药、随机对照等; 检索时间范围:2002年~2006年; 综合分析与评价 资料筛选:研究对象要求诊断标准符合1995(北京)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或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干预措施要求有中西医结合、西医,研究方法要求有随机对照设计,因缺乏大样本研究资料,故不对样本量作要求。 检索文献319篇,逐一阅读文题或摘要,符合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共18篇。 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表1. 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 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 表2. 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 治疗方案的病死率比较 以上结果表明:在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案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提高有效率及降低病死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 特色比较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保肝、降酶、清除自由基、补充白蛋白、补充凝血因子、利尿、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 西医治疗方法通常有一个很明确的作用点,针对这个作用点,改善疾病某些关键的病理改变,从而达到促进肝细胞恢复的目的。 中医重视整体调节,将重型肝炎的局部病变与全身状况、合并疾病、心理变化、气候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性的调节措施,具有多靶位、多层次、多环节的调节作用,这是其长处; 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互补的结合,取长补短。 根据循证医学精选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慢性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与结论 (1) 重型病毒性肝炎约占肝炎患者的1%,是病毒性肝炎死亡的主要原因。 讨论与结论(1) 关键之一: 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 讨论与结论(1) 我们对1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 总有效率为25.62% 病死率为44.38% 统计资料表明:来我科就诊的慢重肝患者 55%已进入晚期,而晚期病死率高达 63.64%,中期为25.86%,早期则无1例死亡 因此,及早诊断,尽早治疗,是降低CSH死亡率 的关键之一。 讨论与结论(1) 关键之二: 足够疗程 保证与坚持治疗,改善预后 讨论与结论(1) 由于就诊不及时,贻误治疗,使病变进入晚期;或经济困难,难以支付较昂贵的综合治疗费用,自动要求出院,放弃治疗等原因 本组资料中43.75%的病人住院治疗时间未超过4w,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时间“4w”者,无效率+死亡率明显高于“4w”者。 故在尽早治疗的同时,足够疗程,保证与坚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之二 。 讨论与结论(1) 关键之三: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各种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讨论与结论(1) 严重的肝细胞进行性坏死,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而各种并发症又进一步损害肝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讨论与结论(1) 本文统计结果显示,CSH合并症的发生频率依次为:电解质紊乱 腹水 肝性脑病 脑水肿 自发性腹膜炎 肝肾综合征与消化道出血 胸腹水并存 深部真菌感染 败血症。多种(特别是4种以上)并发症先后或同时出现,往往是治疗无效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又一关键。 总之,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衰竭)患者,应力争早期、尽快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足够疗程、保证医治;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各种并发症,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的三个关键。有条件者可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