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傅里叶分析发展与现状
傅里叶分析发展与现状
摘 要: 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傅里叶分析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奠定了工程应用的基础;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使其进入到了实用阶段。21世纪以来,高速微处理器使得速度不再是制约傅里叶分析的主要因素。由于高端科技对高准确度分析的需求,解决非同步采样条件下频谱误差问题成了现阶段最为迫切的任务。已有频谱校正成果采用了基本傅里叶理论以外的技术方法,开启了一个以寻求普适性频谱分析方法为目标、DFT后方法为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傅里叶分析; DFT/FFT; DFT频谱校正; 参数估计
中图分类号: TN911.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03?0144?04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Fourier analysis
ZENG Hai?dong, HAN Feng, LIU Yao?lin
(Colla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hhot 01005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uppor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Fourier analysis has been fully developed.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lays the foundation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lead it to applicable stage. Since 21st century, speed is no longer the main factor restricting the application of Fourier analysis ow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peed microprocessor.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sophisticated techniques for high accuracy analysis, solving spectrum error under asynchronous sampling has become the most urgent task at present. Some techniques beyond the basic Fourier theory have been adopted in current spectrum correction works, which implies a post?DFT developing direction for seeking universal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
Keywords: Fourier analysis; DFT/FFT; DFT spectrum correction; parameter estimation
0 引 言
傅里叶分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目前FFT及其校正算法在工程实际中仍在广泛应用,展现了其不竭的生命力。从傅里叶分析的概念提出,理论完善到面向工程应用以及各种频谱分析技术的出现,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都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推动力。傅里叶分析方法发展到目前已经在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电力和通信等领域获得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傅里叶频谱分析理论一直无法解决非同步采样信号的分析问题,这就迫使该领域的学者必须以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一现状,尝试傅氏理论体系以外的技术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离散傅里叶分析方法注入新的活力,改变当前高准确度频谱分析方法进展缓慢的状态。
1 傅里叶分析理论的确立
傅里叶(J.Fourier,1768?1830),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早在1807年就写成关于热传导的基本论文《热的传播》,其中最大的创新点是用正弦曲线来描述温度的分布。文中有个具有争议性的决断:任何连续的周期信号都可以由一组适当的正弦曲线组合而成。当时审查这篇论文的著名数学家拉格朗日,认为这种方法无法表示带有棱角的信号,因此否定了傅里叶的工作。
1811年傅里叶又提交了经过修改的论文,推导出了著名的热传导方程,并在求解该方程时发现解函数可以由三角函数的级数表示,从而提出任一函数都可以展成三角函数的无穷级数这一论断。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理论均由此创立。1822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