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液常规检测的发展课件
血液常规检测的发展临床医生和检验科最关注的问题1. 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正常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异常样本(病人)检测准确性2.血球仪对异常细胞检测不漏诊 血球仪是筛选仪器,如果把异常的细胞或者异常的样本给漏筛掉,就等于漏诊血液常规检测仪器的发展60-70年代血常规检测参数:WBC、RBC、HGB、PLT、HCT、MCH、MCV、MCHC80-90年代增加参数:WBC二分群、WBC三分群(三分类)、RBC及PLT相关计算参数、RET及相关参数21世纪增加参数:WBC五分类、NRBC、RET-He、IRF、IG、IPF、HPCWBC三分群检测原理WBC三分群检测原理WBC三分群检测缺陷1.只根据细胞产生的脉冲的大小来判断它属于哪一群细胞,没有把白细胞进行真正的分类2.容易受到细胞碎片,细胞大小异常、灰尘等干扰,尤其是血小板更容易受到干扰WBC五分类检测WBC五分类检测WBC五分类检测优势1.对细胞内的核酸(DNA、RNA)进行特异性荧光染色,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2.多角度激光对不同细胞进行分析判断,达到真正五分类的目的3.运用流式细胞术保证每个细胞单独通过微孔,避免对细胞重复计数,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嗜酸性粒细胞1.增加(1)过敏性疾病:/view/83.htm过敏性鼻炎、/view/90614.htm支气管哮喘、/view/279007.htm药物过敏、/view/17144.htm荨麻疹、/view/427383.htm食物过敏、/view/909189.htm血管神经性水肿、/view/32220.htm血清病等/view/1047776.htm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2).寄生虫病:/view/39842.htm血吸虫病、/view/65721.htm蛔虫病、/view/101006.htm钩虫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view/2724519.htm常达10%或更多。某些寄生虫感染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导致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为嗜酸性粒细胞型/view/149175.htm类白血病反应(3).皮肤病:如/view/1001.htm湿疹、/view/839922.htm剥脱性皮炎、/view/90103.htm天疱疮、/view/1011.htm银屑病等可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轻中度增高(4).血液病:如/view/390546.htm慢性粒细胞白血病、/view/4469229.htm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view/81347.htm淋巴瘤、/view/124679.htm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增高,有的可伴有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某些恶性肿瘤:某些/view/1145123.htm上皮系肿瘤如/view/22315.htm肺癌等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6).某些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大多减少,但猩红热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7).其他:/view/433681.htm风湿性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过敏性/view/419943.htm间质性肾炎等也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减少:伤寒、副伤寒、大手术、烧伤、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嗜碱性粒细胞1.增高:/view/293405.htm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有嗜碱性粒细胞增高,/view/9186.htm骨髓纤维化症、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也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高。2.减少:①Ⅰ型/view/127213.htm超敏反应(速发型变态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过量;/view/21158.htm甲亢;库欣症等;②应激反应,如心梗、严重感染、出血等。单核细胞⒈增加 见于/view/9186.htm骨髓单核/view/3687.htm细胞综合征、传染性/view/1785923.htm单核细胞增多症和/view/1785923.htm单核细胞增多症。/view/1785923.htm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发生于恶性新生物、贫血、疟疾和黑热病及原虫感染各种疾病中,也可发生/view/23940.htm梅毒、进行性结核、/view/17543.htm病毒性肝炎、/view/33826.htm败血症、/view/536440.htm心内膜炎、甲亢和结节性关节炎等疾病。⒉减少 见于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全/view/9186.htm骨髓功能不全有核红细胞(NRBC)1、溶血性贫血:RBC被大量破坏,机体相对缺氧,RBC生成素水平增高,骨髓红系 增生,网织红细胞和部分幼稚红细胞提前释放入血,说明骨髓有良好 的调节功能。2、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骨髓充满大量白血病细胞使幼红细胞提前释放,有核红细胞 以中幼晚幼为主。3、慢性骨髓增生疾病: 骨髓纤维化使有核红细胞来自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