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中暑现场急救与中西医结合防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中暑现场急救与中西医结合防治

牛中暑现场急救与中西医结合防治   摘要:牛中暑是由于天气牛在高温、高湿或烈日下曝晒而引起的一种全身代谢扰乱,血液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高度障碍的急性病。中暑的急救关键是及时离开热源环境,正确现场抢救,多愈后良好,若延误治疗常常迅速死亡。对其急救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牛;中暑;现场救治;静脉放血;物理降温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42-02   每年一到炎热的7~9月,随着农业生产进入大忙季节,役用牛使役时间的延长,导致其强度加大,抵抗力下降,在高温下易发生中暑,若延误治疗,就可能导致患病牛死亡,影响农业生产。所以,在高温下使役要特别注意防治役牛中暑[1]。中暑是牛在高温环境或暑天烈日下使役,由于强烈的阳光辐射及高温作用,尤其当气温较高、通风不良及机体适应能力下降时,引起的一种全身代谢紊乱、血液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高度障碍的急性病[2]。   中暑又称为日射病和热射病,在炎热的夏季里,因阳光直接照射牛头部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现象叫日射病。因高温炎热、圈舍潮湿闷热,久渴失饮、通风不良等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现象叫热射病。二者只是引起的病因不同,但在临床和治疗上没有区别[3]。本病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一般均可痊愈,愈后良好。反之,愈后不良甚至导致死亡。现将中暑的现场急救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现场急救   1.1 立即离开热源环境   牛中暑后要及时进行现场处理,或立即请兽医进行救治。一般及时治疗都能治愈,延误抢救则会造成死亡。现场处理是抢救中暑病牛的关键。如果发现役用牛在使役中突然精神沉郁,行走不稳,应马上停止使役,立即将患病牛移到阴凉、遮光、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紧急抢救,能行走的牵到荫凉处。如果已经卧地不起,不能行走,也应想办法抬到阴凉通风处[1]。可临时搭建遮阳棚,条件允许时可尽快移至宽敞、阴凉、通风处,尽早治疗[4]。头部用毛巾浸冰或冷水敷头部加快散热[2]。迅速降低体温,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的紊乱,积极防治休克和脑水肿[4]。如果出现全身痉挛骚动不安,应将牛保定好,特别是??牛的头部固定好,不能让牛的头在地上碰撞,否则就会引起脑震荡[1]。   1.2 物理降温   给牛大量饮水或在牛的头、腰等部用凉水冲淋。降低体温是抢救中暑的首要环节,但必须正确施行。有条件的可在头部及颈静脉沟处用冰袋或冷湿布冷敷,或用冷水冲淋(深井水最好),但对心脏区和肺区不要冷敷或浇注。同时,还可用大量冷水进行直肠灌肠,用电风扇吹风或以人工方法扇风等帮助散热,或用酒精擦洗牛体表降温。治疗场所力求安静,避免围观和声音、光线的刺激[4]。   若病牛出现心脏衰弱、静脉瘀血、结膜水肿时,应先进行补液、强心之后再进行冷水灌肠。但不要用大量冷水对全身冲淋或喷洒,以免引起体表血管急剧收缩和肌肉震颤,阻碍机体散热。   1.3 简易疗法   对能自行饮水的病牛,应给予充足的冷水或1%冷盐水让病牛自饮[4]。及时减轻心、肺、脑的负荷,可采用18号或16号注射针头或小宽针颈静脉放血800~1 500 mL[1]。放血对牛中暑有急救和治疗的双重作用,不仅可减轻脑及肺部的充血、水肿,还可刺激和调节神经机能。同时还可配合耳、尾尖放血[4]。内服生石膏150~200 g、荷叶250~300 g,或者用“六一散”80~100 g,一次灌服[1]。或用急救水(十滴水),每头牛内服70 mL/次[3]。   2 预防措施   (1)合理使役.农户联合饲养的牛,用户可互相协商,先急后缓,有计划的轮流使用。要充分利用早、晚时间使用,中午11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最好将牛拴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夜间至少保证牛有3~4 h的休息时间。在农活安排上,上午气温低,可安排在农作物高的田间使役,下午气温高,最好选择在农作物矮而且通风的田间使役[1]。   (2)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在高温农忙的时期要特别注意给牛多喂些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或草料,每次都要让牛吃饱,饮足水,牛吃草后不能马上使役,应休息30~60 min之后才去使役,这样就能让牛更好的消化吸收。同时应特别注意每天给牛多饮几次水,最好在水内加入少量的食盐。在使役中间,也要把牛牵到塘边饮水,并且每使役2~3 h休息、20~30 min。如果在烈日下使役,最好把树枝或草帽等固定在牛的头顶部,不让烈日直接晒牛头部。以上这些都能有效避免或减少牛中暑的发生[1]。   (3)加强饲养管理。实施防暑降温措施,如开窗或拆除一侧墙壁以加强牛舍的自然通风。安装电扇或排风扇进行人工通风。用凉水喷雾或对牛体滴水降温。牛舍周围种树遮阳。降低牛舍内饲养密度,在运输途中的牛或役用牛,应特别注意供给充足的清凉饮水,合理安排休息。对过于肥胖或瘦弱及有慢性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