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花生种子大小变异”实验课后反思.docVIP

探究“花生种子大小变异”实验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花生种子大小变异”实验课后反思

探究“花生种子大小变异”实验课后反思   在人教版生物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的学习时,笔者进行实验探究了“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这个实验,此实验是为了说明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利用这个实验过程及实验后的讨论,让学生说出并认同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让学生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其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关于这个探究活动,笔者注意了以下几点:   (1) 课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大、小两种品种的花生种子、培养皿、探究报告册等。笔者用的是花生的种子,课本上用的是果实。教师准备:不同品种的花生放置在不同的培养皿里,每个培养皿里放置30粒相同品种的花生,保证装有不同品种花生的培养皿数量参半,隔组发放装有大、小花生的培养皿。学生自备笔、尺子、计算器和探究???告册。   (2) 课前分好小组,每4个人为一个实验小组,为了节省时间,探究前要求他们自行分工,要求2个测量员测量花生的长度。1个记录员把测量到的数据记录在探究报告册中的表格中,另外一个人拿着计算器记录测量员的数据,并计算出本组花生种子长度的平均值。   (3) 探究前教师展示大、小2个品种的花生,让学生确定大花生的种皮颜色是粉红的,小花生的种皮颜色是鲜红的,避免大、小花生不分引起记录错误,从而影响实验的效果。   (4) 各组花生在7个班循环使用的,所以每个班在实验前都要让他们自己去数一下培养皿中的花生数量,避免实验中损坏或者丢失,要保证每组都有30粒。如果有缺失,让学生自己到备用的同种品种的花生中去随机拿取,补充够30粒。还要注意检查同一组培养皿中是否装有不同品种的花生,如果有大小花生混合在一起,要把个别不同品种的花生拿出来,并填补空缺。   (5) 建议测量种子的长轴的长度,以mm为单位,四舍五入记录数据。   (6) 要求每组的平均值计算出来记录在黑板上,逐一汇报各组的实验结果。然后把各组大花生汇报上来的平均值再求平均值,把各组小花生汇报上来的平均值再求平均值,最后比较大、小花生二次平均值的长度,确定大、小花生种子长度上的差异。   (7) 实验测量的时间控制在5 min以内,以使讨论的时间充足。   (8) 实验结束,迅速收回实验材料,以免在讨论和继续新课的时候部分学生玩弄花生和培养皿,影响上课效率。   下面是笔者对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反思:   (1) 教材中是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而本实验材料是花生的种子,外面的果皮是剥掉的,所以,就只能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不论是花生的果实还是种子都应该能体现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师把花生果实换成瓜子和玉米的果实,也容易在课堂上测量。   (2) 测量的数据单位不统一,有的平均值上报的是1.35 cm,有的上报的是13.5 mm,可以统一调整为毫米。其实即使是以毫米为单位,做到四舍五入,最后计算出的平均也有可能是带有小数点的,不能再随意舍去,这样有利于比较出大、小花生平均值的差异。学生的尺子都是以mm为基本单位的,但是笔者发现在探究报告册上也有人把测量的每一个数据记录为12.7或者13.4等字样,没有做到测量的四舍五入。   (3) 告诉学生在准备花生时是随便装的,不是在大花生中挑大的,也不是在小花生中挑小的,而是随机取样,包括在检查填补时也要做到随机取样,避免个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能使实验更加真实,从而减少误差。   (4) 同一个实验在七个班中进分,最后一个班实验误差很大,实验失败,出现了大花生二次平均值是13.1 mm,而小花生二次平均值13.2 mm,而在前六个班的实验结果中,基本保持在大花生比小花生的二次平均值约长出1 mm,可以得出大、小花生表现出相对性状,花生存在变异现象。实验后,教师立即引导学生分析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发现没有区别出大、小花生,明明是红皮花生,却误认为是大花生;在汇报平均值时,反复修改数据,造成情况紊乱;也可能是因为学生在测量时的方法不对,还可能是在测量时遗漏了花生或者遗漏了数据,在计算平均值时却以30作分母,就使得数据比实际情况小很多。   (5) 为了节省时间,探究是4人为一组,每组探究一个品种的花生,基本每个班有5~7组研究大花生和5~7组研究小花生,最后把不同小组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填写出探究报告册上大花生和小花生的测量数据。在实验中,有速度快的小组把别的组的不同品种的花生拿过来也探究了。其实,如果时间充足,最好能让每组的学生把大、小花生都测量一下,并把探究报告册上的表格填写完整,这样同一组的测量方法和工具都是一样的,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误差,而且不用参考别人的数据,就能体现出花生长度的差异,这是应该改进的地方。   (6) 在测量过程中,学生亲眼看到了花生的大小不是均匀的,而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