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活跃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活跃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4-0364-01
摘要:介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没有活气,老师累,学生更累。本文从高中语文课堂氛围不佳为出发点,就课堂气氛的有效创设展开几点看法,以期更好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课堂 氛围
在当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由于观念陈旧。一般是要点名回答问题,好多时候老师是自拉自唱,自问自答,多数同学是三缄其口,保持沉默。课堂上如果没有老师的讲解,就是一片沉默的海洋,课堂气氛沉闷极了。教师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体现,对答案的要求程式化,压抑了学生个体的蓬勃活力,挫伤了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导致课堂气氛压抑沉闷,许多学生发出“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叹。
一、语文课枯燥的主要原因
(1)对语文的作用缺乏正确认识
许多同学觉得,与其把时间花在语文上面,还不如把语文的时间花在数学上,这些观念其实是不正确的,经过观察发现,凡是把语文课的时间用在数学练习上,几乎半个学期后数学也没进步多大,语文成绩反而先下降。语文是一种感觉培养和理论知识运用,同学们长期花一点时间去阅读、写作,不断培养出熟悉的感觉,成绩自然会慢慢提高或者根据老师的理论分析,把做题技巧用在考试上面,对同学成绩提高也很有帮助。
(2)语文教学内容记忆性较多
语文很多东西都需要背,它跟英语一样成为背诵内容最多的科目,整体需要背诵故事、文言文、作文、字词、成语,让学生早就不耐烦,上语文课就头疼,甚至让学生觉得,课余时间背好单词、成语、古诗等等就足够了,课堂上自己爱学哪一科也没多大影响。高中生看到语文背诵的重要性,却没看到语文也有很多技巧的存在。
(3)语文老师没有完全按照考试要求去教学
在教学语文现代文阅a读时,很多老师没有按照高考要靠的内容来教学,而是传统的字、词、句、篇、段进行分析,学生跟着老师学半个学期后,遇到高考阅读,还是做不好,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这影响到学生学习语???的激情。
二、有效调节高中语文课气氛的措施
(1)以情动人,利用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语文教师要善于批文人情,以情动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人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要通过“言”和“声”显情感人,利用情感打动学生心扉,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的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
例如在教《孔雀东南飞》这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越剧《孔雀东南飞》,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人情美、自然美、语言美,使学生在清晰、鲜明、真实可感的情景中,仿佛置身于焦刘二人的爱情境界中,而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在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地进入课文后,为了更深一步加强学生对焦刘二人爱情悲剧的感知,我播放了《孔雀东南飞》的课文录音。那声情并茂的语言,那缠绵凄婉的音乐让课堂充满了一种浓郁的气氛。我发现有几个女孩子已经在下面悄悄地抹眼泪。学生已被老师所创设情景所深深吸引,情商得到发掘,性灵得到了陶冶。
(2)采用提问时、故事情节等多种方式教学
一个好的提问,会留给学生一定的悬念,让学生渴望得知答案, 自然而然地集中精力听课,同时对于古诗背诵,可以把几句诗转化为有趣的古诗,连贯起来,让学生很好地记忆。每一节课开始期间,如果能够运用好提问式教学或者故事情节,便能在课堂的开始就引起学生关注。例如在教授《祝福》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①鲁迅被称为“白描圣手”,鲁迅在小说中怎样用最简练的笔墨刻画祥林嫂的形象的?②祥林嫂反复向鲁镇的人们讲“狼吃阿毛”的故事,想一想,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③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她的反抗为何没有成功?这几个问题难度适中,又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觉得很感兴趣,又觉得有话可说,尽管回答的不够完美,但“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几个同学的观点一凑,几乎成了参考答案了。
(3)引入生活之水
艺术源于生活。可以说每一篇文字都包含了作者对生活的阐释和领悟。离开了生活,文学作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一课本节选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歌颂母爱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读后常常心潮澎湃,而学生却觉得课文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满脸漠然。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润滑油。为了把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我在教授该篇文章前一周,先让学生回家观察母亲的外貌、动作、神态,并回忆母亲给你印象最深的事,并要求动笔成文。还开辟一节作文课,让学生把自己的文章进行交流,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描写母亲对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