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杂交晚稻中9优168选育与应用.docVIP

优质高产杂交晚稻中9优168选育与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质高产杂交晚稻中9优168选育与应用

优质高产杂交晚稻中9优168选育与应用   摘要:中9优168 是用三系不育系中9A与恢复系冈恢168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高产、稳产、生育期适宜和易制种等特点。阐述了中9优16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关键词:杂交晚稻;中9优168;选育;制种技术;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3+3;S50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9-4591-03   中9优168(区试名为中9A/冈恢168)系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三系不育系中9A与自育恢复系冈恢168测交配组育成的一个中熟三系杂交晚籼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3012。   1 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   冈恢168系2005年用分蘖力强、米质优的恢复系先恢207作母本与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结实率、大穗型恢复系冈恢38作父本杂交,在湖北黄冈和海南陵水经过多年多代以系谱法选育而成。恢复系冈恢168聚合了先恢207和冈恢38的优良特性,表现为分蘖力强、穗大、结实率高、米质优[1]。2008年在黄冈用中9A与冈恢168进行初配,2009年春在海南复配。2009年在黄冈中9优168参加品比试验和小面积制种,2010-2011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区试(图1)。2012年10月21日在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现场鉴定。   2 品种特征特性、品质及抗性鉴定   2.1 品种特征特性   中9优168株型适中, 剑叶长挺,叶色绿,茎秆较粗壮,长势繁茂,长粒形,稃尖无色,无芒。株高116.9 cm,穗长25.5 cm。每公顷有效穗数297万穗,每穗总粒数154.5粒,每穗实粒数116.7粒,结实率75.6%,千粒重25.48 g。湖北6月20~23日播种,全生育期118.5 d,比对照金优207长0.8 d,属中熟型双季晚籼稻。成熟时落色好,秆青子黄不早衰。   2.2 品质分析结果   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在2010和2011年湖北省区试中中9优168品质均达国标3级,平均结果为出糙率80.9%,精米率71.5%,整精米率61.5%,垩白粒率24.0%,垩白度2.6%,直链淀粉含量21.8%,胶稠度50 mm,长宽比3.3,稻米品质优。   2.3 抗性鉴定结果   经区试鉴定,中9优168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抗性5.6级;耐冷性为抗冷。   3 制种技术   2009-2012年在湖北黄冈对中9优168进行了杂交制种,一般制种田每公顷产量3 000 kg,高产制种田每公顷产量可达3 750 kg以上。   3.1 安排好播期与花期   夏、秋制父母本播差期(26±1) d。夏制第一期父本5月25日播种,母本6月20日播种,始穗期8月14日左右;第二期父本5月31日播种,8月18日左右始穗。   秋制父本第一期6月5日播种,母本7月1日播种,始穗期8月25日左右;第二期父本6月11日播种,8月30日左右始穗。   3.2 合理施肥   大田每公顷施尿素150.0 kg、氯化钾75.0~112.5 kg、过磷酸钙750.0 kg作底肥。大田第一次在父本移栽后5 d对父本每公顷追施尿素37.5 kg,第二次在母本移栽后5 d父母本每公顷共追施尿素112.5 kg,第三次在母本移栽后10~12 d对父母本每公顷再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75.0~112.5 kg。   3.3 插植密度与赶粉走道的设置   父母本行比2∶11,父本穴行距20 cm×20 cm,父本行与相邻的母本行之间距离20 cm,母本穴行距13.3 cm×16.7 cm,制种厢宽2.27 m。父母本均穴插2~3粒谷苗。与母本行向垂直每隔6 m左右设置一走道,便于农事操作与赶粉[2]。   3.4 搞好花期预测与调节   夏制从7月15日开始,秋制从7月25日开始剥查父母本幼穗预测花期,每3 d剥查一次。如发现父母本花期不遇应及时调节。化肥调节通常效果不理想,激素调节效果比较好。在幼穗分化第4期(雌雄蕊形成期)前后每公顷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 250 g对水1 500 kg喷雾,或在幼穗分化第6期(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期)前后每公顷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 000 g对水1 500 kg喷雾,可以延缓生育进程2~3 d。在开始破口时每公顷用“920”15~30 g对水300 kg喷雾可以提早抽穗1~2 d[3,4]。   3.5 适时割叶与喷“920”   在稻穗开始破口时对父母本进行割叶,瘦田轻割或不割,肥田重割。在母本达始穗标准时(10%抽穗)开始对父母本第一次喷施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