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口足病培训讲义课件
根据三原色原理叠加后的单色形成了第三种颜色并脱离了原本的单色颜色更加丰富象征着产品在原有空间的组合中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手足口病 防 治 手足口病的定义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 流行概况 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的报道。 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新西兰Seddon于1957年最早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ox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初步查明CoxA16为本病病原; 1959年提出HFMD命名。 国外流行概况 (一) 1959年英国、美国也发生流行,1972年肠道病毒71型(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英国1994年4季度爆发了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由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952个病例; 其他欧、美国家也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和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 国外流行概况 (二) 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A16感染为主,1973和78年的2次流行均为EV71引起,病情一般较温和,同时也观察到伴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71、CoxA16均有分离,EV71毒株的基因型与以往不同 。 国外流行概况 (三)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7年以来,EV71感染为主的手足口病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大规模爆发流行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导致死亡病例增多 。 国外流行概况 (四) 马来西亚概况 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 4~8月份共有2628例发病,住院889例,39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仅4~6月份就有29例病人死亡,死者平均年龄1.5岁,病程仅2天 。 国外流行概况 (五) 新加坡概况 1970年首次发生,1972年、1973年和1981年均有流行,1997年起又有许多儿童患病,2000年秋季发生了大规模流行,有4名儿童死于肺部并发症,部分病人中检出EV71型,全国的幼儿园为此曾一度关闭。 国内流行情况 (一) 81年起,上海、北京、福建等零星报道,但缺乏病原学支持; 天津83年CoxA16爆发流行,5-10月间报告病例7000,86年又再度爆发,托幼机构两次爆发发病率分别为2.3%和1.9%; 1999年5-9月,深圳南山区66例; 2000年5-8月招远市立医院接诊1698例,6月15-7月15日发病高峰,3例死亡,14例病毒性脑膜炎; 2000年苏州某幼儿园因新加坡生病儿童返回引起爆发; 2001年4月,北京昌平区某幼儿园一起手足口病爆发,患病率达6.65% 。 国内流行情况 (二) 香港地区1987年发生EV71流行,2001年出现首例死亡病例; 1998年EV71感染在台湾省引发大量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6月和10月流行中,共129106例,重症405例,多为5岁以下儿童(91%) ,死亡78例,其中65例有肺水肿或肺出血(83%)。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 闵行区发病概况 托幼机构性质 06年 07年 08年(1-4月) 儿童数 发生数 发生率% 儿童数 发生数 发生率% 发生数 公办 21722 46 0.21 22581 146 0.65 16 私人办 10292 30 0.29 12539 70 0.56 17 集体办 1593 0 0.0 957 0.0 0.0 0 合计 33607 76 0.23 36077 216 0.6 33 传染源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 流行期间——患者急性期,病人粪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 流行间歇和流行期——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 。 传播途径 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唾液中的病毒; 日常接触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生活用品传播; 水源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经口感染; 医源性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传播 。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受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 成人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抗体; 患者主要为儿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85%~95%。 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季节分布:四季均可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