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儿歌中的隐喻与儿童认知心理word版下载.docVIP

隐喻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儿歌中的隐喻与儿童认知心理word版下载.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喻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儿歌中的隐喻与儿童认知心理word版下载.doc

隐喻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儿歌中的隐喻与儿童认知心理word版下载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儿歌中的隐喻与儿童认知心理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隐喻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摘 要: 认知隐喻观认为,人的思维是隐喻的,隐喻是人的基本认知手段。本文从认知隐喻观角度考察儿歌中的隐喻。得出的结论是,隐喻在儿歌中大量存在,儿童的思维是隐喻的。因为儿童的泛灵心理,儿歌充满拟人隐喻,又因为幼儿所掌握的词汇量不够,词类单一,所以儿歌中的隐喻多为名词性隐喻和动词性隐喻。   关键词: 儿歌 隐喻 儿童认知心理   儿歌是供婴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它们或滋生于民间文学的土壤,口耳相授,代代相传,或由成人专门创作。在语言上,儿歌浅显易懂,极富节奏感,易读、易记、易唱。在内容上极为贴近儿童的生活,所塑造的形象具体、鲜明、生动、有趣。儿歌符合低幼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层次、欣赏趣味和语言能力。作为幼儿最早接触、最易吸收的一种文学样式,儿歌具有审美、认知、娱乐、教育等多种价值和功能,内涵十分丰富,可供深思与研究的东西很多,本文将重点考察儿歌中的隐喻。   1.隐喻认知观   隐喻曾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法,多出现于诗歌等文学作品中。对隐喻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文学、文体学、修辞学。然而,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雷柯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一批语言学家、哲学家提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认知隐喻观”。在他们的理论框架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人的思维本质上是隐喻的。语言、认知和隐喻三者密不可分。胡壮麟(1994,p55)对三者的关系概括如下:   世界?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大脑   ?摇?摇?摇?摇?摇?摇 语言   认知——隐喻隐喻———认知   (文化)?摇?摇?摇 非语言 ?摇?摇?摇(思维)   换句话说,我们用隐喻的思维认识世界,而我们世代传承的语言中所蕴含的大量隐喻,也在不断构建我们的深思方式。对于儿童来说,儿歌是能够听懂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儿歌中的隐喻窥探儿童内在的思维模式。儿歌也是儿童最早被灌输的语言,而伴随着语言而来的隐喻也在构建着他们的认知。从隐喻的角度来考察儿歌,具有很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雷柯夫和约翰逊(1980,p5)把隐喻定义为“用一个事物理解另一事物”,“理解”即“认知”,指明了隐喻的功能。“一个事物”是已知的、先存的和具体的事物;“另一事物”为理解的对象。认知隐喻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结构投射说,雷柯夫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投射到一个不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有一系列本体的或认识上的对应关系。这种映射不是随意的,它是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切身体验,例如,人们理解隐喻“快乐使人积极向上”和“忧伤使人情绪低落”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下落或跌落的行为动作往往伴随着身体的不舒服、疼痛及精神上的压抑、受挫,而上升的行为则与良好的身体状态,一些积极的行为,以及较好的精神状态相关。   雷柯夫和约翰逊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是指用一类表示空间方位的概念系统(如上下、内外、前后等)来映射另一类概念系统,如快乐是上,悲伤是下。本体隐喻是指用具体的实物来映射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和观念等,如相关思维是实体。本体隐喻又可分为实体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三类。结构隐喻是指用定义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的概念来映射定义模糊、结构不完善、条理欠缺的概念,如人生是旅行。   本文将从认知的隐喻观考察儿歌中隐喻的特点及其成因。所用语料主要来自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经典童谣100》和《新童谣100》两本书,共200首儿歌。其中既包括一些百年来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的民间经典,又精选了许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优美童谣,比较有代表性。   2.儿歌中隐喻的特点及理由   2.1隐喻在儿歌中普遍存在   对《经典童谣100》和《新童谣100》两本书共200首儿歌进行统计,发现134首使用了隐喻,为数过半。可见无论是群众的自发创作,还是有确定作者的文学作品,都在有意或无意地使用大量隐喻。我们可以从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心理探究其理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婴儿期或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2岁至7岁)、具体运算阶段(7至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期)。在这些不同的阶段,儿童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本文主要涉及前两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在感觉运动阶段,婴幼儿除了本身所能感知的东西外,对世界是一无所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一岁半时,慢慢形成了永恒性客体知识,就是儿童开始有了事物的表象或概念,开始认识理解他们所不能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