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课程文化建设中矛盾与冲突.docVIP

论我国课程文化建设中矛盾与冲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我国课程文化建设中矛盾与冲突

论我国课程文化建设中矛盾与冲突   摘 要 我国教育正处于从传统走向现代转型时期,在这时期多元文化与价值取向的冲突,使我国课程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冲突。本文从多元文化的视野中,对我国课程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价值取向矛盾与冲突进行分析,对我国课程价值取向进行重新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 课程文化 矛盾 冲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in Curriculum Culture Construction   SHI Dingding   (School of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11)   Abstract In the transformed period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in China, as the conflict in multicultural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e curriculum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hina face unprecedented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From the view of the diversity of our countrys course cultur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meanwhile review and reflec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in China.   Key words curriculum culture; contradiction; conflict   0 引言   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在大量引介国外课程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对国内的课程研究进行了反思,这一切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课程研究的进步。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价值观念的冲突、交流,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和问题。本文从多元文化的视野中,对我国课程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价值取向矛盾与冲突进行分析,对我国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探讨与思考。   1 课程文化的涵义   我国学者对于“课程文化”这一概念给予了不同的定义,如学者裴娣娜认为:课程文化是指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①郑金洲认为:课程文化包括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和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②而笔者认为,课程文化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是学校师生间互动的产物。   2 我国课程文化建设中的矛盾与冲突   2.1 是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还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   个人本位的课程观认为,我国课程文化建设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社会本位的课程观认为,我国课程文化建设是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个人应该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把社会的价值加诸个人身上。笔者在对个人本位价值和社会本位价值选择时,克服二者的局限,超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本位。理想的课程发展应创造适合学生的发展的教育,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与新课程改革的主旨一致。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倡导发展性评价。③   2.2 是以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还是使学生获得生活直接经验为主   掌握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认为课程是为了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学生的学习应该以间接经验为主,而直接经验仅起辅助作用。也就是说教科书中的科学基础知识—间接经验可以替代学生的直接经验,忽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实施强调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经验,关注学生经验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跟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因此,需促进直接经验与科学基础知识的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教学应该成为师生沟通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中介过程,构建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促进的关系。   2.3 是以群体发展为主,还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