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方标准 贵州茶 颗粒形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地方标准 贵州茶 颗粒形茶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442.4—XXXX 贵州绿茶 颗粒形茶 Guizhou green tea—Pellet tea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DB52/T442 《贵州绿茶》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卷曲形茶; ——第2部分:针形茶; ——第3部分:扁形茶; ——第4部分:颗粒形茶; …… 本部分为DB52/T442的第4部分。 本部分与DB52/T442.2-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增加和修改了理化指标要求(4.4)。 原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原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福建、王亚兰、郑文佳、易勇、赖飞、莫荣贵、蔡滔、杨启林、崔晓明、张宝林、刘锡、王忻昱、李俊。 本部分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晓霞、赵华富、周国兰、郭灿、周顺珍、郑文丽、莫荣桂、高俊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52/T442.3—2010 贵州绿茶 颗粒形茶 范围 DB52/T442的本部分规定了贵州颗粒形绿茶的等级标准、原料(茶青)要求、品质特征、理化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贮运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贵州省境内以中小叶茶树的芽叶为原料加工的颗粒形绿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14456.1 绿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14456.2 绿茶 第2部分:大叶种绿茶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18795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 GB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运输技术要求 SB/T 10037 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 SB/T 10095 茶叶贮藏养护通用技术条件 DB52/T 629 贵州茶叶鲜叶分级 DB52/T 642 贵州省茶叶企业检验基本要求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7]第102号令、[2009]第123号令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颗粒形绿茶 pellet shape tea 以贵州省境内生长的一芽二叶、一芽三叶茶树鲜叶或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原料,通过特定做形工艺加工而成的外形为颗粒形的绿茶。 分级及实物样 颗粒形绿茶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 4.2 产品的每一等级均应设置实物标准样,为品质的最低界限,每四年更换一次。实物标准样的制备按GB/T18795的规定执行。 要求 5.1 原料(茶青)要求 为嫩、匀、鲜、净的正常芽叶。各级别原料(茶青)应符合DB52/T629的规定。 5.2产品基本要求 5.2.1 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 5.2.2 不含非茶类夹杂物。 5.2.3 不含添加剂。 5.3 产品感官品质要求 应符合表1的要求。 颗粒形绿茶感官品质要求 项目 级别 外形 汤 色 香 气 滋 味 叶 底 特级 颗粒匀整重实,绿润,露毫 碧绿明亮 浓香馥郁高长 鲜醇、爽口 芽叶嫩匀,绿亮、鲜活 一级 颗粒匀整较重实,绿润 黄绿明亮 浓香高长 鲜醇、尚爽口 芽叶匀整,黄绿亮、鲜活 二级 颗粒尚匀整重实,绿 黄绿尚明亮 浓香持久 尚鲜醇爽口 芽叶尚完整,黄绿亮、尚鲜活 5.4 产品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他理化指标应符合GB/T14456.1和GB/T14456.2的要求。 理化指标 项目 级别 水分/% 总灰分/% 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质量分数)/% 粗纤维/% 粉末/% 水侵出物/% 特级 ≤7.0 ≤6.0 ≥50.0 ≤14.0 ≤1.0 ≥38.0 一级 ≤7.0 ≤6.5 ≥50.0 ≤14.0 ≤1.0 ≥38.0 二级 ≤7.0 ≤7.0 ≥50.0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