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用于农田灌溉可行性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污水用于农田灌溉可行性研究

城市污水用于农田灌溉可行性研究   摘要:污水的土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陆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总和净化功能处理城市污水及一些工业废水,使水质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实现废水资源化与无害化的常年性生态系统工程。   关键词:土地处理系统;灌溉;污水资源化   : wastewater land treatment system is the use of soil micro-organisms - plant system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lf-regulation mechanism and sum of 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and some industrial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function, make the water quality have been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 wastewater recycling and harmless perennial ecosystem engineering.   Key words: land treatment system; Irrigation; Wastewater reuse.   中图分类号:[TU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水资源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淡水资源非常短缺,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2亿m3,人均占有量2000m3/a左右,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居世界第110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两大水资源问题。   2农田灌溉现状   在我国,占全国用水总量80%左右的农田灌溉,存在着三大突出矛盾:一是水资源严重不足,制约着农业灌溉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现有灌溉面积保证程度的提高。近十多年来,我国每年受旱面积在2000万—2700万hm2,每年约有670万hm2灌溉面积得不到灌溉。由于缺水,我国每年少产粮食700亿—800亿kg。二是已经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浪费严重。加之不少地方由于灌溉工程老化失修、灌区灌溉用水管理不善和灌水技术落后等原因,灌溉水的利用率很低,平均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灌溉利用率可达80%—90%。三是可利用的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为进一步利用带来很大困难。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农业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以至于影响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污水用于农田灌溉的意义   我国仅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年排放量已经超过400亿立方米,如果计入县级以下城镇和乡村产生和排放的污水,全国污水年排放量超过600亿立方米,与黄河的年径流量相当。充分利用这些污水资源灌溉农田,可以节约大量淡水资源。   城市污水不仅对缺水地区是宝贵的水资源,而且污水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肥料要素,和钙、镁、锰、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及丰富的有机质,这些都是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将污水适当处理并合理用于灌溉,可以节省大量化肥,提高作物产量,还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据调查资料推算,全国每年排放的污水(按400亿吨计)中含有的营养物相当于45亿斤硫铵和17亿斤过磷酸钙,可见其可利用的价值。据中科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等单位1980年调查,污灌后土壤中腐殖质和全氮量增加,氮化细菌、酚细菌、硫细菌和微生物总数都有所增加,土壤酶的活性也有所提高,尤其是活性胡敏酸含量增高,是污灌土壤肥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污灌后,由于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因而促进粮食获得大幅度增产。   从污水处理(处置)的角度看,污水灌溉系统对污水中营养物的充分利用,就是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土壤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细菌床。污水灌入农田后,其中悬浮物质和胶体被土壤截留,在土粒表面形成薄膜,这层薄膜里充满了微生物,能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再加上太阳曝晒、空气氧化、物理吸附、植物与微生物吸收、降解、化学分解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使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失去原有活性或被降解,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4我国污水灌溉发展过程   我国利用生活污水和人畜粪尿灌溉农田的历史悠久,有组织的领导和研究污水灌溉始于1957年,1958年召开全国第一次污水灌溉农田会议,1959年召开全国工业废水处理和污水综合治理会议,确定了“变有害为无害、充分利用”的原则。之后,北京、天津、西安、抚顺、石家庄等城市开辟了大型污水灌区。我国污水灌溉的发展过程,主要随着工业及城市费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及农业水危机的加剧而变化,可划分为3个时期,即50年代的自发灌溉起步时期,60—70年代的迅速发展时期,80年代后的稳步发展时期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