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学习新通道的学习特质与社群建立—以文建会网路学院-TWNIC.PPT

线上学习新通道的学习特质与社群建立—以文建会网路学院-TWNIC.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上学习新通道的学习特质与社群建立—以文建会网路学院-TWNIC

線上學習新通道的學習特質與社群建立—以文建會網路學院為例 提報人:林麗雯 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研究生 研究動機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美國今日已有三分之一的大學提供網路學位,國內的網路教學也遂行風盛,線上學習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下,在今日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學習管道,台灣有11%的人已經驗過線上學習。 網路網路的新媒介特性,衝擊了傳統的實質面對面學習模式,而國內的線上學習研究多是針對教育與資訊方面進行研究,尚未有針對社群所進行的研究。 個案選擇文建會網路學院,是因為近幾年來社區總體營造的大力推行,使得相關的社群團體逐漸增多,而文建會網路學院是第一個針對社區營造議題而設的線上學習網站。 研究目的 了解是否在線上的學習過程中,會有興趣社群的產生?而這樣的社群在網上的互動是否會影響到真實的社群當中?並探討線上學習的創新學習通道特質,其採納者具有何種特質?而這樣的創新型態學習機制對於學習成效又具有何種影響? 研究問題 1、線上學習興趣社群的描述 了解在線上學習的使用者中,具有何種動機、 行為及有何線上學習經驗,所產生的滿足為 何。 2、探究影響線上學習的因素 了解是什麼樣的因素造成線上學習社群流動, 以及資源的獲取是否為影響其參與的因素。 3、分析線上學習的創新性 了解線上學習創新採納者的特質,以及線上學 習做為媒介通道的創新特性,對於學習者的成 效如何。 文獻探討 本研究想了解網路學習新通道及虛擬社群建立,所以文獻探討中對虛擬社群及創新傳佈相關理論做了整理。 網路的快速發展,在其中產生了一個新的空間,相對於傳統的實體空間來說,網路空間具有更大的流動性與壓縮性,人們的交流接觸不再需要實體的接觸與線索,使人們在其中可以產生許多新型態的互動模式及社群活動,於是虛擬社群在網際網路空間中出現 (吳筱玫,2002)。 Komito依據網路社群特質,將虛擬社群區分為四類,分別是道德社群、規範社群、興趣社群及接近性社群。 文獻探討 (一)、道德社群 指社群成員有一個相同的目標,或是道德承諾彼此連結,共同目的及承諾高於個人的目標,社群成員在其中衍生出規範及約束,成員依循規範而行為,社群行為常由線下移至線上發展,社群中的規範與承諾薄弱,資源缺乏或轉移,社群成員便會改變及離開(Komito,1998)。 (二)規範社群 一群人具有共同的價值與意義體系,不會將共同的利益置於自身之上,也不需要彼此互相幫助,是將社群場域由現實搬移至虛擬中,與道德社群在某些層面有相似點 。 文獻探討 (三)興趣社群 興趣社群指一群因共同興趣,或經驗而形成共享瞭解的人。社群中沒有明顯的內外界線,成員之間可能根本沒有互動,但也有可能發展出如同道德社群的特質,像是由共享的經驗發展成互相幫助以及承諾,在線上討論群中,許多成員從未參與過互動、沒有發表過文章,也沒有與其他成員互動過,但他們仍然認為自己屬於這個群體,聯繫他們的,就是共同的興趣或實際用途。 (四)接近性社群 類似實體社群,是指一群人在某一個特定地區彼此互動,交錯建立在人際關係中,並形成社會網絡, (戴美如,2001) 文獻探討 除了虛擬社群的形成與分類之外,在網際網路中,虛擬社群如同採集社曾社群一般,為了資源的獲取,而在不同的網站社群中來回穿梭,當資源不再具有價值時,便會離開,成為一種逐資源而居的形式。 文獻探討 創新傳佈理論中,新事物、時間、通道、成員為四個主要因素,採用者分為創新者、早期採納者、早期多數者、晚期多數者、落伍者,在網際網路的創新傳播研究中,Rosen Weil發現,年齡、對科技的恐懼、電腦技能素養和收入會對新科技的使用產生影響,過去對於網路新事物的採用研究中,也指出男性、教育程度、社經地位、冒險性高者較會採用。 文獻探討 線上學習的特質 破除學習時空的藩籬、多元化的學習內容、互動式學習、個別化學習、建構主義學習型態、家長參與、教師角色轉變、科際整合 從過去創新傳佈的研究中發現,大多是研究商業產品的行銷、推廣、採納策略,較不注重人際特質,也未有對於線上學習的創新採納研究,而虛擬社群的研究中,國內也尚未針對興趣社群此一類別進行探討。 研究方法 採用中國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的網路學院問卷進行二手資料分析,並深度訪談網路學院社群成員,以補強問卷所缺漏之處。 研究結果 線上學習的興趣社群接收者符合創新傳佈者特質 從網路學院個案中的線上學習興趣社群多是高社經地位、教育程度高、青壯年且個人具有強烈興趣,並樂於接收新事物的人,以居住都會區的學習者為多,這與創新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