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悸教学

复习上次课内容 引入新课 一.选择题: 1.喘证的严重阶段,其病变脏腑有 A.心肺 B.肺肾 C.肺脾肾 D.肺肝肾 E.心肺肾 2.一患者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此属下列何型何证? A.风寒壅肺型喘证 B.痰热郁肺型喘证 C.痰浊阻肺型喘证 D.痰浊壅肺型咳嗽  E.寒哮. 3.喘咳痰多,气急胸闷,动则气喘尤甚,汗出心悸,腰酸肢冷,小便频数,苔腻,脉沉细.辨证应属  A.表寒里热 B.寒热夹杂 C.肺肾两虚 D.上实下虚 E.脾肾俱虚. 4.何谓喘证?喘证的基本病机是什么? 5.虚实喘证的鉴别要点如何?                                                                                                                                   心 悸 第二章 心脑病证 第一节 学习目标 1、了解心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 2、熟悉心悸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和诊断要点。 3、掌握心悸各型的分证论治。 心悸 结 语 预 防 调 护 诊 查 要 点 病 因 病 机 概 述 辩 证 论 治 基本框架 一、概 述 (一)定义: 心悸是因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心神不宁所致,以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 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说文解字》释“悸”:“心动也”。 (1)《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心憺憺大动” 《灵素.本神篇》:“心怵惕” 《素问.痹论篇》:“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者心下鼓”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二)源流: (2)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 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如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有“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的论述,并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伤寒论》117条:“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 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润动,振振欲辟地者,真武汤主之。” (3)《丹溪心法》认为心悸的发病应责之虚与痰,《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痰因火动。” (4)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日:“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 (5)《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护理上主张“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 (6)清代《医林改错》:瘀血内阻——血府逐瘀汤。 (三) 范围 西医相当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 二 、 病因病机 体虚劳倦 饮食不节 七情所伤 感受外邪 药物中毒 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 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一)病 因 体虚劳倦:素体虚弱、久病失养; 或劳欲过度,或年高体弱; 他病影响:热病伤阴、失血过多、久咳喘哮 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痰火扰心; 七情所伤:心虚胆怯、长期忧思不解,或大怒 大恐 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风寒湿热之邪、或温 病疫证日久 用药不当:心之气阴耗伤; 1、体虚劳倦 禀 素 赋 体 不 亏 足 虚 脾 化 胃 源 虚 不 弱 足 久 劳 病 欲 失 过 养 度 气 血 不 足 心失所养 气虚及阳损,心阳受损 无力鼓动血行 血脉瘀阻 肺气虚,不能助心行血,心脉运行不畅 损及脾胃,水湿不运化,痰饮上逆心 血虚至阴亏 年老体弱 肝肾阴亏 失其温煦 心 悸 心火独亢 2、饮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