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室混凝土箱梁铺装层内部应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ocVIP

单室混凝土箱梁铺装层内部应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室混凝土箱梁铺装层内部应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单室混凝土箱梁铺装层内部应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采用局部模型研究了单箱单室箱梁混凝桥的铺装层在车载作用下的应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典型的桥梁模型进行了两层次的有限元分析,整桥在车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和铺装层在轮载作用下的局部受力分析。分析了荷载位置、超载重量和铺装厚度等对铺装层的受力影响。通过本文研究,确定此类箱梁的危险车载位置,得到了最危险应力随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这为铺装层的疲劳损伤及其使用寿命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子模型法;超载;连续刚构箱梁桥;铺装层;弯拉应力;有限元法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the concrete bridge pavement under traffic load, a two-leve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he stress analysis of the whole bridge under heavy vehicles and the local stress analysis of the pavement layer under wheel loads. The influence of the load location, load magnitud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pavement on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pavement layer was studied. Through this study the most dangerous location of such vehicle-girder and the most dangerous stress with the variation of parameters were all clear. This paper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fatigue damage and the life assessment of the pavement on similar bridges.      Keywords: submodeling technique;overload;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ox girder bridge; pavement; flexural-tensile stress; finite el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TQ1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前言   桥面铺装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受车轮疲劳荷载和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是分散车轮荷载、保护行车道板不可缺少的部分。混凝土铺装层养护完成后含有微裂纹和微缺陷,在车载和环境因素作用下,铺装层内的微裂纹与微缺陷将扩大成宏观裂纹或缺陷,最终导致疲劳破坏[1]。未开裂混凝土铺装层抵抗车轮荷载作用主要依靠横向弯曲效应,开裂后主要依靠起拱效应[2]。   对于大跨桥梁,建立整桥三维模型对计算机和软件的性能要求又太高,对于轮载作用附近区域,网格太稀疏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全桥采用高密度网格,则计算成本过高。子模型法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3],它基于圣维南原理,先计算采用较稀疏网格的整体模型,再对关注的局部区域进行加密网格划分,再施加以整体模型计算得到的局部模型边界条件和荷载作用来进行关注区域的计算和分析。   2.车载作用下有限元模型      2.1 几何尺寸   整体模型选自文献[4]工程实例。该桥为三跨连续刚构变截面箱梁桥,全长160 m,其中边跨跨径40 m,中跨跨径80 m;采用直腹板单箱单室结构,顶面宽12m,三车道,单车道宽3.5m,两边各留0.75m作为护栏宽度。下部箱体宽度6.5m,最小梁高2.5m,桥墩顶部梁高4.5m,主梁高度采用二次抛物线变化。纵桥向整体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桥梁整体有限元模型      2.2整体模型纵桥向车载加载位置   梁体、铺装层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20节点实体单元solid95模拟。整桥模型纵桥向单元网格尺寸0.5m,车载按照集中荷载施加。集中荷载取规范[5]中公路-Ⅰ级汽车荷载,纵桥向最不利位置计算选用ANSYS中梁单元进行瞬态计算,求解不同加载位置的桥梁响应。计算结果取使跨中截面取得最大竖向位移荷载位置为纵桥向最不利位置[4],车载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纵桥向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