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华简四劄记二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清华简四劄记二则

讀《清華簡(肆)》札記二則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一、《筮法》的乾卦與秦簡《歸藏》的乾卦 清華簡肆《筮法》中的“乾”寫作“”,[1]整理者隸定作“”,這個字應該就是“倝”字,《說文》:“倝,日始出光倝倝也。从旦?聲。”“?”字甲骨文里寫作“”(前5.5.7),金文里寫作“”(休盤),《筮法》的“倝”除去“旦”的部份就是“?”之變形。大約古代“倝”也被隸定為“??”,所以《集韻》中載“乾”的俗體作“乹”。 《筮法》中的乾卦作“倝”,可以解決秦簡《歸藏》的一個疑問,就是它的乾卦應該是什麽。秦簡《歸藏》乾卦的全辭是:“天目朝朝,不利爲;草木賛賛,偁下(下殘)”,[2]首先是它的辭例和其它卦不類,其它的卦開始都是在卦象之下接“某(卦名)曰”,但是這個乾卦卻沒有。廖名春先生認為: “從已披露的秦簡《歸藏》54個卦名看,有53個卦名都是在卦畫之後,‘曰’字之前。只有乾卦卦名後無‘曰’字,而代之以‘目’。因此,筆者頗疑簡文書寫有誤,‘曰’、‘目’形近,書手錯將‘曰’字寫成了‘目’字。如果這一推測能成立的話,那麽,《周易》的乾卦秦簡《歸藏》就是作‘天’了。《周易·說卦傳》:‘乾爲天。’將乾稱爲‘天’是理所當然。”[3] 按:廖先生說此簡文書寫有誤是對的,但是其分析似可商榷。從句式來看,“天目朝朝”與“草木賛賛”為對文,很顯然“天目”不能看為“天曰”之誤。這是抄手抄脫了卦名和“曰”字。根據傳本《歸藏》,此卦名仍當作“乾”,“天目”以下均卦辭之文。筆者在《對秦簡歸藏幾個卦名的再認識》一文中認為: “其卦名當是‘朝’,原文當爲‘朝曰:天目朝=……’,‘朝’是‘乾’字之誤,二字古文皆從‘倝’,形近而誤。爻辭中的‘目’是‘日’之誤,‘朝=’讀‘朝朝’,即《周易·乾》中‘君子終日乾乾’的‘乾乾’,此讀爲‘倝倝’,《說文》:‘倝,日始出光倝倝也。’‘天日倝倝’即‘日始出光倝倝’。故秦簡《歸藏》原本也是作‘乾’,與傳本和《周易》相同,是抄手抄漏了卦名,又把爻辭中的‘日’誤寫爲‘目’,把‘乾=’誤抄成了‘朝=’。”[4] 現在從《筮法》的“乾”作“倝”來看,為鄙說提供了一個比較直接的證據,就是秦簡本《歸藏》的乾卦的確是寫脫了卦名和“曰”字,把“乾”訛作了“朝”。其卦辭中的“朝朝”即“乾乾”,讀為“倝倝”,“乾”、“倝”音近通假。 二、《別卦》中的“連”卦 《別卦》中相當于《周易》家人卦的字如下: 原整理者隸定為“”,認為: “,左邊漫漶不清,右邊為‘連’,應是從連得聲的字。王家臺秦簡《歸藏》作‘散’。‘散’、‘連’同為元部字,聲母一為心母,一為來母,可以通轉。[5] 但是,如果仔細看看原簡的彩圖就可以看出來,“連”的左邊那一片的顏色比其它部份要淡很多,很象是被刮削過的痕跡,這很可能是寫手本來在這裡寫了個某偏旁,寫完又覺得不妥,所以削去了,只剩下“連”字。但是削除不凈,還殘存下了一豎道,這應該是刮削時墨蹟還沒干,被削刀拖出來的,不是原寫筆畫的樣子。也就是說,抄手認為這裡本來就應該是個“連”字,那個偏旁是錯的或者是多餘不應該有的,所以這個卦名應當徑釋為“連”。 這一卦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本作“散家人”,是本自宋代李過的《西溪易說》,“家人”當是原書的註文混入卦名的,其卦名本亦當作“散”,與秦簡《歸藏》同。 《說文》:“連,負車也。”段注: “‘連’卽古文‘輦’也。《周禮·鄉師》‘輂輦’故書‘輦’作‘連’,大鄭讀爲‘輦’。巾車、連車,本亦作‘輦車’。《管子·海王》:‘服連軺輂’,《立政》:‘刑餘戮民,不敢服絻,不敢畜連。’負車者,人輓車而行,車在後如負也。字从辵車會意,猶輦从車會意也。人與車相屬不絕,故引伸爲連屬字。《耳部》曰:‘聯,連也。’《大宰》注曰:‘古書連作聯。’然則‘聯’、‘連’爲古今字,‘連’、‘輦’爲古今字。假‘連’爲‘聯’,乃專用‘輦’爲‘連’。” 根據段注可知,“連”就是古“輦”字。《說文》又云:“槤,瑚(段本改作胡)槤也。从木連聲。”徐注:“今俗作璉,非是。”段注: “‘璉’當依許從木。據《明堂位音義》本作‘四連’,《周禮》、《管子》以‘連’爲‘輦’,《韓勅禮器碑》:‘胡賛器用’,卽‘胡連’也。” 根據段注可知,胡璉也作“胡連”、“胡賛”,“賛”本當是個從貝輦省聲的字,故與“輦”通假。《墨子·明鬼下》云:“湯乘大贊,犯逐夏眾”,孫詒讓《閒詁》認為“贊”是“輦”字之誤,顯然是對的,應當是本作“輦”而寫作“賛”,形訛作“贊”,後來《廣韻》、《集韻》等書都認為“賛”即“贊”,註音則旰切,恐怕非是。本文上面第一則里提到的秦簡《歸藏》乾卦卦辭中的“草木賛賛”有可能就是讀為“草木連連”,謂草木茂密綿連不斷也。 先秦的古易書使用的卦名應該是出自同一套原始的卦名,後來雖然各書用字不同,但大部份還都是音同或音近的通假字,有個別讀音不同的,如“震”作“釐”或“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