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毅夫中国制造非洲之“道”
林毅夫中国制造非洲之“道”
华坚集团在非洲建中国城;哈衫鞋业在尼日利亚建鞋厂;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在塞拉利昂进行橡胶加工。中国企业这些投资非洲的事,让林毅夫感到欣幸。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实践,正在预示着“新雁阵模式”在中非之间构建,亦演绎着中非价值链重组的“领头龙现象”(Leading Dragon Phenomenon)。这是林毅夫在世行四年间的重要思考。
世行工作期间,正值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起步阶段,林毅夫意识到随着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浪潮汹涌,全球产业链将在发展中国家发生位移。就此,经过到非洲等地调研,并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深入进行研究,他写就了《繁荣的求索》一书。
他告诉《财经》记者,反思非洲工业化失败的教训,并思考最不发达国家如何寻找自身比较优势,走上繁荣之路,研究全球价值链的变动非常关键。“全球产业链大约20年变动一次,从美国到英国,从英国到日本,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到中国,现在,到了中国制造业与非洲嫁接的时刻。”
中国目前正值产能过剩压力下的产业升级,而非洲则面临着摆脱工业化失败阴霾,寻找新模式的阶段。华坚集团的投资之路让林看到了这一点。他曾与卢旺达总理在朗润园深谈了一个下午,他们寄望像华坚那样,中国企业以产业集群的园区模式投资非洲并带动非洲中小企业的崛起,使中非企业之间嫁接完备的产业链。 非洲正成为中国投资的又一“高地”。
有学者质疑中国企业的做法可能使非洲陷入“去工业化”,但林毅夫反对。他表示,如果以非洲为消费市场将低端制造业迁移非洲并竞相厮杀,搞价格竞争,或许有此风险,但如果依托中国成熟的国际营销渠道,中国已形成的出口导向型产业体系,帮助非洲完善工业体系,并为非洲创造就业和外汇,那不仅不会导致“去工业化”,而且化疗了非洲长期以来国际收支逆差失衡的痼疾。非洲国家无论承接中国哪一类制造业转移,都会通过“出口导向”途径缓解非洲国家外汇短缺和国际收支逆差失衡的压力,并培养出非洲国家的熟练工人和管理人才,培育本土供应链配套系统。
当年,林毅夫曾与中国台湾学者讨论,一些学者认为产业转移必将导致产业空洞化,应该让产业“根留台湾”。林毅夫说,那不是“根留台湾”,而是“根烂台湾”。随着工资水平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失去竞争力,制造业转移海外,正是利用国外廉价劳动力、低要素成本在国外继续扩大生产,产业外迁反而激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求,反而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而对于非洲,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条件与中国上世纪80年代相似,值得探索中国曾经走过的道路。从亚当·斯密到现在,还没有一套理论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来实现繁荣。因此,将发展中国家转型的经验研究清楚,相信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会乐意参考。林毅夫表示:“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如何迎头追赶西方发达国家?形成的理论就是发展与发达国家一样的产业。结果大家发现,如此‘东施效颦’并不符合比较优势,只有依赖政府补贴,造成资源错配和贪污腐败。”
据悉,明年7月,WTO将举办第四次全球贸易会议,届时将讨论如何让发展、合作以及私营部门的行动能够更好地支持贫穷国家,让它们更好地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同时,改进它们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可以预知,非洲将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非洲的嵌入,将带来新一轮对非投资潮。 “中国制造”转战非洲
《财经》:你在很多场合强调中国制造业外迁非洲的必要性。中国制造业产能转移为什么要选择非洲?
林毅夫:东南亚这些国家不足以承接中国制造业转移规模。越南人口8800万,柬埔寨人口1400万,缅甸人口4800万,老挝630万。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据北大卢峰教授研究,中国制造业雇佣劳力约有1.5亿人之多。这种状况下,把中国的制造业往越南、柬埔寨转移虽然距离较近,但由于这些地区劳动力市场小,工资也会很快上涨。目前,越南人均收入1200美元到1300美元,柬埔寨1300美元,老挝1100美元。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此庞大的中国,“蓝天大海”就在非洲。非洲有10亿人口,平均收入水平是中国的四分之一,很多国家的收入水平甚至不及中国的十分之一。
《财经》:中国产能外移的时机是否成熟?
林毅夫:一些部委正在研究中国制造业产能向外转移的议题。这个想法与我不谋而和。中国制造业随着工资水平提升,产品成本变高,卖不出去的问题愈加尖锐。形成的产能过剩是建立在过去工资低水平的产业模式下,现在工资水平提升了,成本高了,反映出中国产业发展即将进入新阶段。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国外转移是大势所趋。况且,非洲正在进入全球制造产业链,这一过程势必吸引新一轮对非投资浪潮。转移非洲正是时机,可以催化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渠道和研发优势,尽快往“微笑曲线”的两端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光伏安全课件.pptx
- 山香教育(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新课改、教育法律法规等).pdf
- 新解读《GB_T 39851.2-2021道路车辆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诊断通信 第2部分:传输层协议和网络层服务》最新解读.pptx VIP
- 二类精神药品培训.pptx VIP
- 2025年武汉黄陂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干事50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1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33张PPT).pptx VIP
- 春节文化PPT展示.ppt VIP
- 道教掷茭(圣杯)二十八签详解.doc VIP
- 75吨循化流化床炉施工方案.doc VIP
- 课程思政方案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