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现状、障碍和竞争力问题
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现状、障碍和竞争力问题
中国是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从2005年起每年生产自行车都超过8000万辆(2009年受金融危机除外),生产量约占世界总生产量的70%以上,三分二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美国每年进口自行车1800万辆、日本进口800万辆,70%以上都来自中国。中国自行车价廉物美,2012年出口到世界16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制造业征服世界的一个象征。但是,中国自行车的出口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过量的生产和出口透支了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和市场,自有品牌的孱弱和产品技术含量的稀薄,再加上近20年欧盟市场的全面阻击,使中国自行车的出口遇到严重的挑战。如何提高中国自行车的国际竞争力,消除廉价和倾销的国际形象,是国内自行车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自行车生产和出口历程
(一)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第一家成规模的自行车厂是成立于1940年的上海自行车厂,即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1949年全国自行车产量不到1.5万辆。1950年从零部件到设计全部实现国产化的自有品牌“飞鸽”在天津下线,1958年上海自行车三厂成立,生产“凤凰”品牌自行车。至1990年前,共有自行车整车厂60余家,零部件厂1000余家。 1990年后,捷安特等品牌登陆内地,合资和民营生产厂家遍地开花,自行车品种千变万化,生产量突飞猛进,不但满足了国内的海量需求,而且迅速占领了国外市场。中国的自行车“王国”地位从此确立。
(二)自行车出口阶段性回顾
1953年中国开始出口自行车,当年出口2000辆。1965年出口量为16.32万辆,文革前期出口量有所下降。1981年出口量突破100万辆,1990年出口量猛增到370多万辆,1992年突破1000万量, 1999年突破2000万辆,2003年出口量达5044万辆,2007年达到历史性的5922.6万辆。2000年至2007年,我国自行车年均增长率11.7%。之后遭遇金融危机和欧盟双反,2008年自行车数量出口出现自1996年以来的首次下降。2012年,出口量5715万辆,出口总额31.76亿美元,再加上自行车零部件累计出口额22.1亿美元,全国自行车及零部件行业累计完成出口额占全国对外出口总额20489亿美元的0.262%。
二、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的状况
(一)自行车生产量和出口量稳步增长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扩张和承接日本、台湾的产业转移,“十一五”期间我国自行产业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崛起,最终形成了世界最大最稳定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十一五末”的2009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787家,从业人员13.6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471.5亿元,利润11.8亿元;行业工业总产值、自行车出口额、零部件出口额分别较“十五”期末增长56.6%、22.3%和48.4%。2009年自行车平均出口单价46.4美元,较“十五”期末提高41.9%,平均出口单价超过100美元的自行车占出口总量的比重达到8.1%,较“十五”期末的0.1%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国自行车平均年产量、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达到8395万辆、5448万辆和22亿美元,行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企业实力逐渐增强。
2012年自行车行业出口量和出口额依旧稳定增长,但增速大幅回落。自行车零部件累计出口额22.1亿美元,同比增长5.2%。整车出口5715.1万辆,同比增长2.6%;出口额同比增长9.4%。我国自行车出口市场的发达经济体国家,因为金融危机和财政悬崖导致经济复苏缓慢,对外需求下降,再加上国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贷款利率增高等因素造成出口成本增加,我们自行车产品“价廉物美”的竞争优势正在削弱,因此,我们自行车产业单纯依靠量多价少占据出口市场的出口状况需要有所改变。出口量有可能长期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甚至有所下降。
(二)自行车生产地区和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度比较高
自行车产业链条比较短,容易形成相关上下游产业供应链聚焦的小型产业集群,国内生产地区直接对接国外出口市场。以2012年数据主例,我国自行车生产和出口地区集中在广东、天津、江苏、浙江、河北等省市,5省市累计出口金额占全部产品出口额的94.21%。广东自行车产业比较成熟,产品多样化,位据出口省市的榜首。
从自行车出口的地区看,亚洲和北美洲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市场,欧洲和南美洲是次要市场。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我国对亚洲自行车出口保持在42%左右,对北美洲的出口保持在35%左右。2012年,对亚洲和北美洲分别出口2498.58万辆和1912.73万辆,占出口量比重分别为43.7%和33.5%,两者共计77.2%。1992年前,我国对欧盟每年出口自行车超过200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