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汉字
汉字
一 汉字产生三种旧说
1.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
2.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认为汉字最早由神农创造的。
3.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
这三种说法都不足为信,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
二 汉字的演变
阶段 年代 字体 代表书法家、作品 原始甲骨文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000年 字迹清晰、结构严谨、笔锋有力,已具有文字特点 —— 殷墟甲骨文 商代 多象形字,刀刻,笔画直 —— 金文/钟鼎文 商代→西周 象形→符号化较甲骨文简化,字体更加整齐 司母戊鼎 篆文 大篆 春秋时期 字体不同于金文和小篆,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近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的过渡字体 石鼓文 小篆 秦代 均匀整齐→更加符号化,偏旁部首固定,删减异体字 李斯《仓颉篇》《博学篇》 隶书 产生于秦,汉代定形 由篆书简化为隶书,分秦隶,汉隶,汉字演变的转折点 蔡邕 曹喜等 楷书 兴于汉末,盛于魏晋 端正匀称 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 行书 东汉末年 介于楷草之间:近楷不拘,近草不放 王羲之 草书 魏晋兴起 由隶书快速连笔而成,分章草,今草和狂草 书法家代表:张旭、怀素 三 汉字的结构——六书 含义 例子 象形 依照物体的轮廓,用弯曲的线条,画出那个物体的形状来,就是象形字 日、月、龙、门等 指事 指看一下就可以知道它代表什么,但要仔细观察以后才能明白它的意义。 上 下 本 甘等 会意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在一起,并把它们的字义合起来,就出现一个新义的指向 武:上面是戈,下边是脚趾,表示开步执戈,动武征伐。旅、聂、安等 形声 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 左形右声:江河松枫等
右形左声:期朔鸠鸽等
上形下声:空穹笔篆等
下形上声:基垄悲愁等
内形外声:闷圆闽唐等
外形内声:街裹序固等 转注 建立同一类的字有统一的部首,如果字义相同则可相互注释;条件:一是部首相同 二是字义相同 考 老是同一部首,又是年老的意思,可以相互注释。民和氓;走和趋;舟和船梁和桥;顶和巅等 假借 词语中没有这个字,但是也不用新的字,而是借用现成的字去表示 令 长 我 自 耳 且 四、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1、写实主义精神;象形字的写实性自然不必细说,它们都是从实物演化而来的。即使是会意字,也设法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去象征它的意义。
2、人体本位精神:在汉字结构中,是以人为感觉万物的基础,一切物质的存在,都是有人去感受的,或者说人是物质世界的中心,是万物的主要成分
3、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应;汉字最初产生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和奴隶社会前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家畜饲养业和制陶、铸铜等手工业,精神生活主要是祭祀活动。反应在造字方面,就出现了大量反应以上活动的汉字。
五、汉语言文字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补充)
汉字对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儒家思想都有影响,在政治统一方面也有很深的体现。
(一)促进传统的思维方式——写实主义与形象思维(★与对外汉语教学息息相关)
1、中国人自古重形象思维,注重对人自身与大自然的观察,然后给以形象的描绘。
2、中国人的形象思维与西方不同,注重整体性,模糊性,抓事物主要特征,生动表达。
3、不求外形和局部的逼真刻画,不求形似,只求神似。
4、汉字的创造和绘画的表现均如此。如木 牛 羊等字,从象形到符号化都使人一见到汉字就想到形象。
(二)巩固传统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
1、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之一的天人合一把自然界和人看成一个整体。认为:认识宇宙的中心,认识人的自身即认识自然万物的过程。这种观念反应在汉字中:指人体部位,行为,特点和符号,也可以指物,即这个字既属于人也属于物,如“首”字指本指人头,又可以指器物把柄顶端,或带头者,如“擒其首”,“部首”;再如“耳”字本指人耳,又可以指附于事物两旁,便于提携之物,或谈听者,如“鼎,气耳三寸”,“充当耳目”。
2、字的本意与后起意义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古人是通过认识自身来人是万物的,人和自然处于完整统一的整体机构中。
(三)延续传统的儒家思想——三纲五常
1、反应家庭观念:如“安”字,女人在屋里则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又如“好”字,女人带着孩子则好(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2、反应男尊女卑观念:如“夫”字:顶天立地站着的人为夫,而“妇”字:手拿扫帚的人为妇。汉字在简化之前,很多繁体字反应儒家思想对国人的影响。
(四)统一规范全国语言,保证整治统一
1.汉字沟通了语言差异较大的各种方言。书写与语音关系疏远,因此有跨越时空的稳定性。
2.汉字作为全国规范内通用的交际工具,保证了全国的交流,成为政治统一的基础之一。
3、从南到北,从北
文档评论(0)